[发明专利]一种等温快速扩增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5921.8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芳;陈万明;庞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44 | 分类号: | C12Q1/6844;C12Q1/689;C12Q1/14;C12Q1/10;C12Q1/04;C12N15/11;C12R1/445;C12R1/42;C12R1/19;C12R1/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温 快速 扩增 检测 食品 致病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温快速扩增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多重序列对比确定了针对各菌的检测靶核酸,设计了特异性的分子信标探针和引物,以各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了实时荧光CSDPR,进行等温核酸扩增,并且验证了CSDPR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最低检测限,还通过实际样品的检测确定了本发明建立的方法具有实际可行性。本发明方法对于食品中的多种致病菌的检测具有通用性,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等,仅需替换掉分子信标探针中的特定部分,即可实现对不同致病菌的有效检测,而且检测灵敏度、特异性高,原理与操作简单,样品前处理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温快速扩增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全球食品贸易迅速增长,人口的全球流动,以及耐药型菌株的出现,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都在逐渐提升,并成为全世界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进行传播并引发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被称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在国外,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案例中,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致病性细菌(或称食源性致病菌),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包括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空肠弯曲杆菌、蜡样芽胞杆菌以及多种弧菌等等。在我国,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中为肉制品、水产制品、粮食制品等十一大类食品设置了最常见五种致病菌的限量,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针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具有局限性,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传统致病菌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培养法、免疫检测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三大类。目前,已有报道的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免疫层析技术、双功能抗体检测技术、直接落射荧光滤膜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电阻抗技术、微量量热技术、ATP生物发光技术、DNA探针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核酸等温扩增技术等。在不同的前提条件下,不同的检测技术有着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但缺乏既符合耗时短、费用低、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又能满足基层检测需求的检测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易污染的食品主要有乳制品、蛋及蛋制品、熟肉制品等。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都能分泌一系列酶和细胞毒素,其肠毒素会刺激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食用每100g含18μg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食物即可引起食物中毒。目前已建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微生物培养法、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等。相关的PCR方法从分子水平上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特别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以实时检测体系的反应过程,避免了实验过程中EB等致癌物质的污染,因此在检测方法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反应过程需要昂贵且复杂的仪器,检测成本高,很难实现基层化,在应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此外,目前也缺乏能够同时快速定量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志贺氏菌等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致病菌的方法,所述方法实时荧光循环链置换聚合酶反应(CSDPR)技术。本发明通过多重序列对比确定了针对各菌的检测靶核酸,设计了特异性的分子信标探针和引物,以各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了实时荧光CSDPR,进行等温核酸扩增,根据扩增后的样品荧光强度验证CSDPR方法的特异性,根据扩增曲线验证实时荧光定量CSDPR方法的灵敏度和最低检测限,还通过实际样品的检测确定了本发明建立的方法具有实际可行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5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