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色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4286.1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林;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57/02;C08L53/02;C08L2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知诚思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7 | 代理人: | 麦春明 |
地址: | 41011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色 沥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色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浅色沥青由以下质量份数的成分制备而成:石油炼化产物含量为21‑23份,共聚石油树脂为53‑56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含量为4‑6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含量为15‑16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浅色沥青生产成本,该浅色沥青的具有较好的粘附性,高温性能,黏附性能优异;具有优良的黏附性能,较大的内聚力,极大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抗侵蚀和抗剥落能力;添加颜料后可制备彩色沥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浅色沥青,发明还涉及一种浅色沥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社会快速的发展,很多地方开始修筑彩色路面。不同颜色的彩色沥青路面,相对普通黑色沥青路面来讲,不但具有色彩鲜艳、美化环境的特点,而且可以提高路面的可视度,引导车流有序通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组织城市交通起到积极作用。
浅色沥青是制备彩色沥青及浅色乳化沥青的基础。
浅色沥青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常规黑色沥青,利用特殊工艺技术,脱去沥青质即沥青中的黑色物质,制备浅色沥青;一种是利用石油炼化产物,又称之为渣油,一般为芳烃重组分,可着色,油配合多种高分子聚合物,经高温剪切发育制备而成。
利用黑色沥青脱色制备浅色沥青,技术要求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高,制备的浅色沥青性能变差,还需要通过添加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提高其路用性能。
利用石油炼化产物或植物油制备的浅色沥青,技术要求低,成本低,能耗低,制备的浅色沥青性能具有优良。
现有的彩色沥青及制备方法也有多种,如中国专利申请01138806.4公开的一种彩色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重量百分比为:石油脱质沥青90#40-44、石油树脂120#26-30%、石油树脂90#3-5、抽出油4-6%、二甲苯2-4%、五氯酚钠盐5-7%、99%铬2-4%,氧化铁30 3-5%、松香2-4%,氧化钦1-3%,颜料适量,其制备方法为:采用减压蒸馏后提出沥青质,进入分流塔分流,然后添加树脂材料、钦、颜料等进行高温合成,但这种方法沥青脱色困难,所用溶剂对环境污染大且影响沥青性能,还使后续处理复杂且难度加大,并且彩色沥青的组成众多,生产复杂,成本高。
目前已经有许多专利和文献公开了各自的彩色沥青胶结料,有的己经工业化生产,如:JP A 2001-253988描述了一种具有耐板缺(plate-out)特性的着色树脂。板缺是一种与挤压模塑相关的现象,它会导致在塑形外观形成刻痕和缺陷。JPA2001-253988所述着色树脂含有苯乙烯基树脂、颜料、脂肪酸和金属皂,所述脂肪酸酞胺和金属皂是作为分散剂添加的,以在所树脂之中均匀分散所述颜料,为了防止板缺和保证所核实,需要特定的酞胺与金属皂的值。JPA2001-253988所述着色树脂用于挤压模塑中,并且不适合用作合成沥表中的粘合剂。
专利GB 1226234.EP-AO 179510和EP-A0330281所披露的技术,以及中国专利申请号03802619.X和ZL93107531所报道的技术。上述专利公开的一个显著的缺陷是,在具体施工时,需要将其加热到极高的温度,不仅需要大量的能耗,而且污染环境,施工困难,也不可能向组合物中加入过多比例的聚合物,限制了彩色沥青胶结料的高温稳定性,不利于推广使用,因此,开发研究一种新的彩色沥青胶结料,是有关部门所十分期望的。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3135423.8的专利申请披露了一种路面铺装用彩色胶结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彩色胶结料由环氧树脂、环氧树脂稀释增韧剂、无机颜料、环氧树脂固化剂组成,在常温下充分搅拌均匀制得。该彩色胶结料完全使用树脂、添加剂和颜料,成本高,固化时间短,不利于施工操作。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4118271.1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彩色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彩色沥青由沥青、低分子量聚合物、颜料、分散剂和遮盖剂组成,这种方法存在颜色不够鲜艳,理化指标性能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4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