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及其行车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3661.0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4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凌;蒋时军;汪伟;何亮;沈泽华;王坤俊;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0K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及其 行车 辅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的行车辅助系统,包括用于输出牵引动力的主驱动电机、与其输出轴机械耦合并在其旋转带动下同步旋转的主泵、与主泵连通的液压马达和与液压马达连通、用于产生转向助力的转向执行机构;液压马达上设置有双输出轴,且分别连接有用于产生管路气压的空压机和用于使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水泵。本发明将驱动电机与主泵机械耦合,再通过液压马达输出动力能,使得空压机顺利产生气压,水泵使冷却水循环流动,同时转向执行机构在主泵的驱动下执行转向操作。相比于现有技术,提高了集成化程度,有利于集中控制,同时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能量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行车辅助系统的车辆,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行车辅助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行车辅助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
汽车工业作为机械工业的支柱,现已日臻成熟。随着能源问题的重视程度提高,汽车也逐渐发展为具有多种驱动能源的设备,比如汽油、柴油、天然气、电力等。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和功率问题后,混合动力车辆应运而生。
在混合动力车辆上,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上,由于没有发动机提供制动助力等,往往需要借助额外设置的汽车辅助系统进行辅助转向、空气压缩以及散热等。而且,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车辆,其辅助系统普遍采用的是分布式、开环式控制的方案,即对每一功能需求,如助力转向,或者空气压缩、水循环等,均需通过单独配置逆变电源、电机、泵等来实现相应的功能,造成相应的生产及售后成本高昂,系统复杂程度较高,能量使用效率较低、功耗偏高,而且也不利于集成式控制和维修。同时,现有技术中,通过额外增设电源、电机、泵等动力部件的方式并未彻底解决电气能量源失效导致的行车及人员安全隐患,如高压回路失效或者低压控制电失效时汽车将立即失去助力转向动力源。
因此,如何在满足车辆行车时的转向、气压和散热需求的基础上,降低系统复杂程度,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的行车辅助系统,能够在满足车辆行车时的转向、气压和散热需求的基础上,降低系统复杂程度,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行车辅助系统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行车辅助系统,包括用于输出牵引动力的主驱动电机、与其输出轴机械耦合并在其旋转带动下同步旋转的主泵、与所述主泵连通的液压马达和与所述液压马达连通、用于产生转向助力的转向执行机构;所述液压马达上设置有双输出轴,且分别连接有用于产生管路气压的空压机和用于使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水泵。
优选地,还包括连通于所述主泵与转向执行机构之间、用于为所述转向执行机构提供旁通油路的第一换向阀,且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旁通油路导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旁通油路截止。
优选地,还包括辅助电机和与其输出轴机械耦合并在其旋转带动下同步旋转的辅助泵,所述辅助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空压机连通、用于储存气压能的蓄能器。
优选地,还包括连通于所述空压机与蓄能器之间的第二换向阀,且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空压机与蓄能器导通;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空压机与蓄能器截止。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水泵连通、用于对冷却水降温的散热器。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向阀和辅助电机信号连接的整车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整车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主泵的输出流量的流量传感器,以在所述流量传感器的检测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控制所述辅助电机运转并使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工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3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