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镗孔机床挠度可控的电磁跟刀架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2523.2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2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李克天;刘强;周春强;欧阳祥波;冯丽;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76 | 分类号: | B23Q1/76;B23Q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镗孔 机床 挠度 可控 电磁 刀架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镗孔机床挠度可控的电磁跟刀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筒、镗筒以及驱动装置,镗筒与支撑筒之间设有轴承组件,镗筒上设有磁吸装置,磁吸装置包括若干电磁模组,各电磁模组在镗筒旋转时循环接触电源并产生磁力,镗筒内设有信号杆,信号杆上设有若干位置传感器,各位置传感器连接计算机。电源在其中一个方位为电磁模组供电,当使得镗筒在转到该方位时,相应电磁模组产生磁力,当镗筒偏离该方位时,该部分电磁模组失去磁力;在镗筒高速旋转时镗筒不间断地受到某个方位的力,力的大小与镗筒的变形有关,该力可以用来抵消重力,有效地控制支撑筒挠度,最终保证内孔圆柱度。此发明用于大型船舶螺旋桨轴支撑座的加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船舶螺旋桨轴的支撑孔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深度特别长的内孔的镗孔机床挠度可控的电磁跟刀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船舶螺旋桨轴的支架跨度大,通长有100m,为了承托螺旋桨轴,需要间隔开地设置若干支撑孔,进而经常需要加工深度为1m或者以上的内孔,于是镗孔加工时需要特别长支撑筒来支撑镗筒。但这产生的问题是,长支撑筒有较大的挠度,即重力使支撑筒自然弯曲、镗筒加工时受到的内壁反作用力使支撑筒弯曲。实际加工出来的内孔中轴线随挠度的变化而弯曲,影响螺旋桨轴的安转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控制支撑筒挠度,保证内孔圆柱度的镗孔机床挠度可控的电磁跟刀架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镗孔机床挠度可控的电磁跟刀架,包括插入待加工孔的支撑筒、套在支撑筒上可旋转并移动的镗筒以及驱动镗筒运动的驱动装置,支撑筒两端设有第一支架,镗筒上设有镗刀,镗筒与支撑筒之间设有轴承组件,镗筒上设有磁吸装置,磁吸装置包括电源和若干电磁模组,各电磁模组在镗筒旋转时循环接触电源并产生磁力,镗筒内设有信号杆,信号杆的两端设有第二支架,信号杆上设有若干位置传感器,各位置传感器连接计算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磁吸装置处于镗刀运动方向的后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电磁模组包括若干均匀固定在镗筒四周的铁芯线圈和条状的电极片,每个铁芯线圈上设有一对电极片,电源上设有若干组电刷,各组电刷在镗筒旋转时依次接触每对电极片形成回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每四个位置传感器组成一组,若干组位置传感器沿信号杆的轴向均匀分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驱动装置包括可水平移动的基座、设在基座上的第一电机、设在基座上的拨叉,第一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镗筒旋转,镗筒上设有便于拨叉卡入的拨叉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基座之间采用丝杆螺母传动。
一种镗孔机床挠度可控的电磁跟刀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向待加工孔中,放入镗筒和支撑筒,并支固好支撑筒两端;
B.镗筒连接驱动装置,然后调整轴心方向;
C.插入信号杆,支固好信号杆两端并调整轴心方向;
D.放置好电源,保证电源与各电磁模组接触良好;
E.计算机记录各位置传感器距离镗筒内壁的初始位置;
F.在镗筒加工内孔时为运动后处于上侧的电磁模组供电使镗筒得到向上的磁吸力,以补偿或减少挠度变形;
G.计算机记录各位置传感器距离镗筒内壁的实际位置,计算机实时读取实际值与初始值的误差,计算机实时调节电源的输出功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步骤B和步骤C中保持镗筒的回转中心轴与待加工孔的设计轴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2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铣床机械加工多自由度辅助支撑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旋转门的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