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的衡量制造过程多元质量能力的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7927.7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0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金平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衡量 制造 过程 多元 质量 能力 算法 | ||
1. 一种混合的衡量制造过程多元质量能力的算法,本发明涉及机械产品加工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的衡量制造过程多元质量能力的算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收集制造过程中质量特性的原始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简化及计算
步骤2:对关键工序的多元质量特性进行过程分析;
步骤3:把观测到的数据记录到己经画好控制限的控制图上,根据判稳规则判断过程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其具体描述如下:
如果过程处于非统计过程受控状态时用样本点建立的控制图控制后续的生产过程,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反而会给企业带来错误的预报,给企业造成损失
步骤4:根据识别结果,查找出过程异常源所在;
步骤5:相关人员针对质量问题提出并实施改善的措施,解决过程异常情况;步骤6:在改善实施后,维续使用控制图对过程质量进行验证确认,观测是否仍有异常,若有则返问至(3),若无则继续利用控制图对制造过程进行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混合的衡量制造过程多元质量能力的算法,其特征是,以上所述步骤2中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步骤2:对关键工序的多元质量特性进行过程分析,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在生产过程中,当工序不存在系统性误差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符合正态分布,,其中是质量特性值,是总体均值,是总体方差,当质量特性值服从正态分布时,其均值也服从正态分布,其中,n为样本容量,依照正态分布的特性,则
即,无论和取何值,落在之间的概率是,也就是说,落在这个分布范围之外的概率只有
由于影响质量的多元特性,对多元特性间应进行比重分配;
比重计算如下:
假设维正态分布,即,其中为总体均值向量,为协方差矩阵,由于为对称矩阵,因此存在对称矩阵,使得
其中为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其满足,即维多元质量的权重分配可以表示为下式:
对于过程修正的规格区域是一个椭球体,其体积计算公式为:
、分别为控制图上第元质量因子的上下限
多元过程在置信度下实际分布区域的椭球体为:
为多元质量因子的协方差行列式
设其修正系数为;
、分别为规格图、和实际过程的均值位置,为t维均值差值
另一影响因子为,为规格上下限的交点
即
综上所述,表征过程能力函数如下:
为了完善上式的结果,这里整合下面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错判误差的概率分为两类,一是受控状态判为失控状态,概率即为,二是失控状态判为受控状态,概率即为
样本,当处于受控状态时,设其分布为正态分布;过程处于失控状态时,其分布发生了变化,变化后的分布函数为
记控制图的上、下控制限分别为 、;
总误差概率为
上式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在点处的值,为控制图中实际参数,这个具体情况可以具体确定
一元表征过程能力函数:
多元表征过程能力函数:
综上所述,得到完整的多元表征过程能力函数:
这里的可以类比为一元过程的,也即一个大于1的数值意味着过程相对于规格限的波动较小,小于1意味着波动较大,同样,度量了过程均值与目标值的接近程度,较大的意味着过程均值更接近于目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用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79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厂平衡的智能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辆装配制造执行系统的防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