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壳体和电机壳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2292.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0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刚;杨宇威;武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06 | 分类号: | H02K5/06;H02K15/14;B22D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壳体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壳体和电机壳体的制造方法,电机壳体包括环形周壁,环形周壁为多层结构且包括第一环形层、第二环形层和第三环形层,第一环形层为最内层,第三环形层为最外层,第二环形层夹设于第一环形层与第三环形层之间,第二环形层的强度分别大于第一环形层的强度以及第三环形层的强度,并且第一环形层和第三环形层中的每一个均为耐腐蚀层。根据本发明的电机壳体,可以同时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从而电机壳体可以更好地对电机壳体内部的转子等部件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壳体和电机壳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机的壳体由单一材料(例如铝合金或铸铁)铸造而成。然而铝合金材料会增加壳体的制造成本,同时,铝合金材料的壳体强度较低,壳体在受到外力冲击下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容易对壳体内部的定子等部件造成挤压,导致电机工作失效。另一方面,纯铸铁的壳体重量大,且表面容易发生锈蚀,影响壳体的使用寿命。纯铸铁的壳体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从而降低壳体整体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的电机壳体。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机壳体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机壳体,包括环形周壁,所述环形周壁为多层结构且包括第一环形层、第二环形层和第三环形层,所述第一环形层为最内层,所述第三环形层为最外层,所述第二环形层夹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层与所述第三环形层之间,所述第二环形层的强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层的强度以及所述第三环形层的强度,并且所述第一环形层和所述第三环形层中的每一个均为耐腐蚀层所述第二环形层的熔点比所述第一环形层和所述第三环形层中的每一个的熔点高;所述第一环形层和所述第三环形层以熔融状态浇铸形成在处于固态的所述第二环形层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上;所述第一环形层和所述第三环形层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环形层的轴向长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环形层与所述第三环形层分别向两端延伸超出所述第二环形层的两个端面。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机壳体,可以同时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从而电机壳体可以更好地对电机壳体内部的转子等部件进行保护。同时电机壳体的制造方便,且可以保证第一环形层、第二环形层和第三环形层之间连接牢固。此外,还可以保证电机壳体的两个端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机壳体,所述第二环形层的熔点比所述第一环形层和所述第三环形层中的每一个的熔点高至少100℃以上,所述第一环形层和所述第三环形层以熔融状态浇铸形成在处于固态的所述第二环形层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上。由此可以保证浇铸第一环形层与第三环形层时,第二环形层不会融化。
可选地,所述第二环形层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内周面凸起,所述内周面凸起的凸出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层的厚度。由此可以增加第一环形层与第二环形层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进而使第一环形层与第二环形层连接更牢固。
可选地,所述第二环形层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周面凸起,所述外周面凸起的凸出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三环形层的厚度。由此可以增加第三环形层与第二环形层的接触面的摩擦系数,进而使第三环形层与第二环形层连接更牢固。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机壳体,所述第一环形层和所述第三环形层均为铝合金层,所述第二环形层为钢材料层。由此电机壳体的内外周面可以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且钢材料层可以给电机壳体足够的强度支撑。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电机壳体,所述第一环形层的厚度为1.5-5mm,所述第二环形层的厚度为1-5mm,所述第三环形层的厚度为2-10mm。由此第一环形层、第二环形层以及第三环形层的厚度设置更合理,从而保证电机壳体可以同时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22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光学多道分析实验仪
- 下一篇:一种色标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