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驱动轮的碟刹片安装位车削机床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86443.2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品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驱动 碟刹片 安装 车削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驱动轮的碟刹片安装位车削机床,涉及机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而目前对于电动汽车的后驱动轮的碟刹碟刹片的安装位的车削机床中,大部分的车削机床的车削自动化程度不高,且车削精度不高,因而影响加工效率以及产品的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且具有较高的车削效率和精度的电动车驱动轮的车削机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动车驱动轮的碟刹片安装位车削机床,包括机架、机柜台、卡轴治具、轴端夹紧气缸、车刀架、驱动模组以及摩擦机构、所述机柜台置于机架上部且在其内部集成有伺服控制电控系统,所述机柜台上部台面为加工台面,所述卡轴治具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治具台,治具台上设有供产品的轴端放置的凹槽,治具台之间具有放置产品本体的加工工位,所述轴端夹紧气缸设置为两台且分别置于两个治具台的侧面,且其气缸的推杆顶端朝向放置产品轴端的凹槽设置,所述驱动模组置于轴端夹紧气缸的后侧且驱动车刀架运动,所述车刀架置于加工工位的侧面其与驱动模组连接,所述摩擦机构位于加工工位的后侧且能驱动产品高速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模组包括Y轴自动进刀滑台以及Z轴自动进刀滑台,所述机柜台的台面的前后方向设置为Y向,左右方向设置为X向,所述Y轴自动进刀滑台驱动车刀架在加工工位的Y向自由运动继而实现刀具的Y向进给以及产品的车削动作,所述Z轴自动进刀滑台驱动车刀架在加工工位的Z向自由运动继而实现刀具的Z向进给以及产品的车削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Y轴自动进刀滑台以及Z轴自动进刀滑台均设置为伺服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机柜台的中部设有落料槽,所述落料槽位于两个治具台之间,落料槽下部设有废料收集箱。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机构包括摩擦轮以及摩擦轮驱动伺服电机,所述摩擦轮与产品接触并摩擦驱动产品高速转动,所述摩擦轮的轴端与摩擦轮驱动伺服电机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轮设置为橡胶摩擦轮。
作为优选,所述机柜台上设有安全防护罩,所述卡轴治具、轴端夹紧气缸、车刀架、驱动模组以及摩擦机构具置于安全防护罩内。
作为优选,所述机柜台上设有与伺服电控系统软连接的人机交换控制台,所述人家交换控制台上设有人机交换界面,在所述人机交换界面上设有显示屏以及触摸按键,通过触摸按键对机床的加工过程以及各项加工参数进行设定以及控制,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各项加工参数信息以及实时加工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所述电动车驱动轮的碟刹片安装位车削机床整体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且自动化程度高,不仅能较为方便对汽车驱动轮的碟刹片位置进行加工车削,而且车削效率高,精度高且车削稳定性高,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品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品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6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