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充放电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78010.2 | 申请日: | 2017-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4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鞠振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清能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7/35;H02J7/00;H02J3/38;H02J9/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许宇来 |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放电 控制器 | ||
锂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属于光伏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充放电控制器。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太阳能发出的电高效、合理利用的锂电池充放电控制器。本发明包括充电信号控制部分、信号取反部分、充电第一路、充电第二路、第一开关部分、锂电池组和第二开关部分,所述锂电池组包括第一锂电池部分和第二锂电池部分,充电信号控制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充电第一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信号取反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信号取反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充电第二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充放电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PV太阳能电池板容量一般为3Kw~10kW,家庭用量安装,在住户家里安装,通过逆变器将太阳能发出的直流电,变成交流电,从逆变器出来的发出的电供给负载使用。但由于不具备合适的电池充放电控制器,太阳能发出的电不能被有效、合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将太阳能发出的电高效、合理利用的锂电池充放电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充电信号控制部分、信号取反部分、充电第一路、充电第二路、第一开关部分、锂电池组和第二开关部分,所述锂电池组包括第一锂电池部分和第二锂电池部分,充电信号控制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与充电第一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信号取反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信号取反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充电第二路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
充电第一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第一开关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第一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入端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正极端相连,第一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锂电池部分负极端、二极管D25阴极相连,二极管D25阳极接地,第一锂电池部分阳极端分别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负极端、锂电池组的正极端相连,锂电池组的负极端接地;
充电第二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与第二开关部分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口相连,第二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入端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正极端相连,第二开关部分的电能输出端分别与第二锂电池部分负极端、二极管D26阴极相连,二极管D26阳极接地,第二锂电池部分阳极端分别与AC/DC开关电源输出负极端、锂电池组的正极端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充电信号控制部分包括STM32F103C8T6芯片U1,U1的10脚依次通过电阻R76、地址设置接插件P3接地,U1的13脚分别与电容C9一端、红外接收接插件P2的1脚相连,电容C9另一端分别与地线、红外接收接插件P2的2脚、电容C8一端相连,电容C8另一端分别与红外接收接插件P2的3脚、3.3V电源相连;U1的14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7接3.3V电源,U1的15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6接3.3V电源,U1的16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5接3.3V电源,U1的17脚通过正向二极管D4接3.3V电源;
U1的5脚分别与电容C12一端、晶振G1一端相连,晶振G1另一端分别与U1的6脚、电容C13一端相连,电容C13另一端通过电阻R11分别与电容C12另一端、地线、MAX812芯片D14的1脚相连,D14的4脚接3.3V电源,D14的2脚通过电阻R15接U1的7脚,U1的24脚分别与电感L1一端、U1的36脚、U1的48脚、电感L2一端、电容C14一端、电容C15一端、电容C17一端相连,电感L1另一端接3.3V电源,电感L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6一端、电容C18一端、U1的9脚相连,电容C14另一端、电容C15另一端、电容C17另一端、电容C16另一端、电容C18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清能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清能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8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