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像识别的手柄式位置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6303.7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3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任宇杰;孙大海;刘洋;王纪文;吴仁恩;张培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G1/10 | 分类号: | G05G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王涛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轮 壳体 位置控制装置 图像识别 手柄式 通槽 图像采集设备 手柄 功能需求 手柄位置 输出 传感器 档位 跳变 无级 转轴 采集 图像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手柄式位置控制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壳体(1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的转动轮(20),具有围绕所述转动轮(20)的转轴(202)开设的非等宽度通槽(201);位于所述壳体外的手柄(30),固定在所述转动轮(20)上,用于旋转所述转动轮(20);图像采集设备(40),位于所述转动轮(20)的一侧,用于采集所述非等宽度通槽(201)的图像。既可以实现档位有级变化,也可以实现无级连续输出,克服了现有传感器遇到的位置跳变,输出不稳定等缺陷,从而更好地满足手柄位置控制的所有功能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手柄式位置控制器,具体来说就是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手柄式位置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手柄式位置控制器是针对操作手柄的不同位置,表征不同输入的一种控制装置,例如轨道交通领域使用的制动手柄就是典型的手柄式位置控制器,通过推动手柄,可以实现初制动、全制动和紧急制动等不同的功能。牵引手柄也是一种典型的手柄式位置控制器,通过推动手柄,可以实现牵引和电制级位的调节等。
目前,在机车上使用的手柄式位置控制器绝大多数采用电位器等无级输出设备作为感知手柄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基本原理都是手柄位置变化时,通过齿轮机构带动电位器的转动,改变电位器内部分压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位器的输出电压。但是,这样的传感器在安装时工序比较复杂,固定的位置和角度都有很严格的要求;传感器输出的改变是靠多个齿轮的机械传动,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误差;不仅如此,由于其是无级连续输出,档位与档位之间只能靠固定的阈值进行区分,很容易出现位置之间跳变的现象;而且系统供电电压如果不稳定,也会对其输出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检测精度高,可以将无级连续输出和有级档位变化相结合的手柄式位置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手柄式位置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手柄式位置控制器结构复杂、检测灵敏度低,易于发生位置跳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手柄式位置控制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转动轮,具有围绕所述转动轮的转轴开设的非等宽度通槽;位于所述壳体外的手柄,固定在所述转动轮上,用于旋转所述转动轮;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所述转动轮的一侧,用于采集所述非等宽度通槽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知,基于图像识别的手柄式位置控制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凸轮片上正对着图像采集设备的开槽的宽度,从而定位手柄的位置,进而触发相应功能。本发明提供的手柄式位置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检测精度高、装配简单的特点,既可以将手柄式位置控制装置设计为连续无级输出,也可以设计为非连续的有级输出,还可以将无级输出与有级输出自由随意组合,既可以实现档位有级变化,也可以实现无级连续输出,极大地方便了控制程序的编写,避免了现有传感器遇到的位置跳变,输出不稳定等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手柄位置控制的所有功能需求。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发明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所附附图是本发明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A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手柄式位置控制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手柄式位置控制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手柄式位置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6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样品热值分析的自动量热仪
- 下一篇:展开型一次性尿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