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块和导轨间隙可调的移动副实验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3333.2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9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白争锋;赵继俊;李金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37202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间隙 可调 移动 实验 模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滑块和导轨间隙可调的移动副实验模拟装置,其设有导轨支撑架,导轨支撑架由连接板和支撑板组成,特征在于导轨支撑架的支撑板上设有导轨侧板,导轨侧板的上下两侧设有导轨挡板,导轨挡板由微调部、定位部和卡接部组成,微调部为一微调板,微调板上设有微调长圆孔,微调长圆孔内设有微调螺钉,定位部为一定位板,卡接部为一卡接板,导轨挡板中的定位板和卡接板与导轨侧板之间形成轨道腔,轨道腔内设有滑块,其中一个导轨挡板的定位板上设有调整孔,调整孔内设有间隙调整螺钉,间隙调整螺钉穿过调整孔并与导轨侧板上设有的螺纹孔相连接,具有方便快速的调整移动副导轨和滑块间隙大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快速的调整移动副导轨和滑块间隙大小的滑块和导轨间隙可调的移动副实验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精密机械工程的不断发展,机械系统向着高速、高精度、高效率的目标迈进,然而工程实际机构中,由于动配合需要,以及运动副设计制造误差、摩擦磨损等原因,机构中运动副间隙是不可避免的。间隙的存在会增大运动副间隙碰撞力,加剧了对机构的破坏与磨损,并使得机构输出响应剧烈抖动,产生严重的噪音与振动,导致机构运动精度、稳定性降低,甚至失效,尤其是对高速机构的影响更大。因此有必要精确预测运动副间隙对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而明确间隙对机构动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这对于提高精密机械工程等领域的机构工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验验证间隙对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需要建立考虑间隙的运动副实验模拟装置。目前,国内外有关含间隙机构动力学性能的研究都是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然而,以往的含间隙机构动力学性能实验研究中,多集中在实验研究转动副间隙对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设计建立考虑转动副间隙的实验模拟装置,研究转动副间隙对曲柄滑块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而将移动副间隙考虑为理想运动副,无法模拟移动副间隙,因此尚未开展考虑移动副间隙的曲柄滑块机构动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此外,曲柄滑块机构在机械工程领域应用广泛,是多数实际机器的基本组成机构之一,在曲柄滑块机构工作过程中,滑块与导轨中会产生磨损,导致移动副间隙增大,机构输出响应改变,导致系统精度降低和性能退化,而现有的移动副实验装置也无法调节移动副间隙,故无法模拟曲柄滑块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因磨损而导致移动副间隙增大这一实际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快速的调整移动副导轨和滑块间隙大小的滑块和导轨间隙可调的移动副实验模拟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滑块和导轨间隙可调的移动副实验模拟装置,设有导轨支撑架,导轨支撑架由连接板和支撑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支撑架的支撑板上设有导轨侧板,导轨侧板经螺栓与导轨支撑架的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的导轨侧板的上下两侧对称的设有导轨挡板,所述的导轨挡板由微调部、定位部和卡接部组成,所述的微调部为一设在支撑板上的微调板,所述的微调板上设有可调节微调板上下移动的微调长圆孔,微调长圆孔内设有微调螺钉,微调螺钉穿过微调板上的微调长圆孔与导轨支撑架的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的定位部为一定位在导轨侧板侧面的定位板,所述的卡接部为一与导轨侧板相平行的卡接板,定位板两端分别与微调板和卡接板的端部垂直连接形成“Z”型的导轨挡板,所述的导轨挡板中的定位板和卡接板与导轨侧板之间形成轨道腔,轨道腔内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经导轨挡板中的定位板和卡接板定位,所述的滑块上设有避免滑块在导轨侧板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卡槽,卡槽与卡接板配合接触使滑块固定在导轨侧板与卡接板之间,所述的其中一个导轨挡板的定位板上设有调整孔,调整孔设在定位板与导轨侧板接触部位,所述的调整孔内设有间隙调整螺钉,间隙调整螺钉穿过调整孔并与导轨侧板上设有的螺纹孔相连接,通过调整间隙调整螺钉的位置实现导轨挡板的位置的移动进而实现调整移动副导轨和滑块的间隙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33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