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板坯库同跨两辆行车自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3291.2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1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华;黄志坚;陈红卫;刘春会;张仁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板坯库 跨两辆 行车 自动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板坯库同跨两辆行车自动控制方法,在保证行车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由计算机系统根据行车作业任务的目标位置、行车反馈的实时位置计算分配另一辆行车的起吊区,再根据行车的优先级、任务生成时间、等待时间协调行车的作业执行过程,提高同跨两辆行车配合作业效率。本发明通过动态红线的方法分配行车作业任务,当同跨行车在执行任务出现冲突时根据任务优先级、发出时刻、避让时间等计算出最佳的行车协同作业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人工干预行车作业导致的劳动强度高、误操作等不足,有效提高了板坯库行车的作业效率。本发明可在钢铁行业涉及仓储管理中投入使用,具有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轧板坯库行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轧板坯库同跨两辆行车自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热轧板坯库的行车作业一般由操作人员选择作业命令后通过库管理系统发送给行车定位系统(CLTS),行车收到后由行车工手动吊运完成并由CLTS系统把实绩发送给库管理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行车作业类型多样、优先级不一,而且同跨经常存在着交叉作业的现象,由于班组操作人为因素占主导因此往往行车命令得不到合理的分配,执行时也存在着调度不合理的问题,导致行车执行效率低最终影响上料节奏。以上海某钢厂的板坯库为例,在满负荷生产时板坯的上料节奏为320s/块,明显跟不上轧制节奏,这也严重制约了热轧产量的释放。
目前行车之间的协同作业完全靠手动,存在以下缺点:1)人工干预多、强度大,操作人员频繁的指吊干预不但增加了自身的劳动强度,也不利于板坯的精细化管理;2)行车作业效率低,人工协调行车作业不能综合考虑行车作业的优先级、任务时间等因素,因此作出的决策并不是最优的,这也降低了行车的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热轧板坯库行车之间的手动控制协同作业的缺陷问题,提供一种热轧板坯库同跨两辆行车自动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保证行车安全距离的前提下,由计算机系统根据行车作业任务的目标位置、行车反馈的实时位置计算分配另一辆行车的起吊区,再根据行车的优先级、任务生成时间、等待时间协调行车的作业执行过程,提高同跨两辆行车配合作业效率。
本发明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热轧板坯库同跨两辆行车自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行车位置测量:为了实现行车位置的精确定位,分别在1号行车、2号行车及板坯库墙体上安装有微波测距仪,1号行车、2号行车在移动或作业时必须始终保持安全距离S;
S2、行车作业任务分配:在跨中设置一根红线s0划分同跨1号行车、2号行车的作业起吊区,红线s0左边起吊任务分配给1号行车,红线s0右边起吊任务分配给2号行车;
S3、行车作业任务执行:计算机给出的行车指令包括移动、抓坯、放坯,根据任务避让时间算法、优先级避让时间算法、指令生成时间算法进行分段计算,并最终发送给行车指令,指示行车进行移动到目标位置进行避让或开展抓坯、放坯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微波测距仪使1号行车、2号行车纵行定位偏差小于50m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微波测距仪使1号行车、2号行车横行定位偏差小于30m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安全距离S为22米。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行车作业任务分配,2号行车的任务分配是根据1号行车的目标作业位置及其安全距离来计算,如果计算出的分配点在红线s0左边则红线动态扩大到计算出的分配点,如果计算出的分配点在红线s0右侧则还是以红线s0为准。
进一步地,所述分配点为行车的目标作业位置加上安全距离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3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