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敏通鼻香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9535.X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3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吕鹏;白明学;金云隆;侯超;刘菊;孔祥才;于小芳;高晓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11/02;A61K35/646;A61K35/62;A61K35/583;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敏通鼻 香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香囊,尤其涉及一种抗敏通鼻香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鼻炎是由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炎症。通常人们认为慢性鼻炎比较难治,甚至有人将慢性鼻炎看作是终身复发疾病。鼻炎虽不直接危害人的生命,但鼻炎反复发作的症状及其长病程,常常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工作及交际,给鼻炎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常用的治疗方式有鼻内用糖皮质激素慢性鼻炎首选用药,具有良好抗炎作用,并最终产生减充血效果。鼻腔清洗鼻内分泌物较多或较黏稠者,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以清除鼻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鼻内用减充血剂可选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连续应用不宜超过7天;若需继续使用,则需间断3~5天。长期应用0.5%~1%麻黄碱滴鼻液封闭疗法可损害鼻黏膜纤毛结构,应尽量避免;若不得不使用,应少量间断使用;禁用滴鼻净,已证实其可引起药物性鼻炎;其他治疗包括封闭疗法、针刺疗法等,已很少应用。综上所述,对于鼻炎患者,如果过度使用血管收缩剂或错误认为鼻炎即炎症,而大量使用多种抗生素等药品,可导致肥厚性鼻炎、药物性鼻炎,同时也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使鼻炎治疗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一种抗敏通鼻香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敏通鼻香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辛夷10~20份、苍耳子10~15份、鹅不食草20~30份、防风10~20份、佛手50~150份、薄荷15~35份、冰片10~20份、荆芥穗10~15份、苦参10~15份、地肤子10~20份、大皂角10~25份、全蝎5~15份、乌梢蛇5~15份、地龙5~15份、蒺藜10~25份。
一种抗敏通鼻香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辛夷12~18份、苍耳子12~14份、鹅不食草23~27份、防风12~18份、佛手60~100份、薄荷20~30份、冰片12~18份、荆芥穗12~14份、苦参12~14份、地肤子12~18份、大皂角12~20份、全蝎7~10份、乌梢蛇7~10份、地龙7~10份、蒺藜13~20份。
一种抗敏通鼻香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辛夷15份、苍耳子13份、鹅不食草25份、防风15份、佛手80份、薄荷25份、冰片16份、荆芥穗13份、苦参13份、地肤子15份、大皂角17份、全蝎8份、乌梢蛇8份、地龙8份、蒺藜16份。
一种抗敏通鼻香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按照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取出辛夷、苍耳子、防风、佛手、苦参、地肤子、大皂角和蒺藜原料,挑拣、清洗、晾干后分别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粉末目数为200~400目;制得混合物1;
步骤2)、按照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取出鹅不食草、薄荷、冰片、冰片、全蝎、乌梢蛇、地龙研磨成粉末,粉末目数为100~200目;制得混合物2;
步骤3)、取10~20克小米,在小米与水的重量比为1:40~70的沸水中煮10~20分钟,然后将小米取出沥干水分,将沥干后的小米平铺到筛板上,晃动筛板,取混合物2分3~6次均匀的撒到筛板上的小米上,边撒边晃动筛板,制得一次成型丸;
步骤4)、一次成型丸成型以后,取混合物1分5~8次均匀的撒到筛板上的一次成型丸上,边撒边晃动筛板,制得二次成型丸;
步骤5)、将二次成型丸在烘干机内40~60摄氏度的温度下烘干20~30分钟;获得成型丸;成型丸的直径为1~3毫米;
步骤6)、将烘干后的成型丸装入香囊中,即得到所述的抗敏通鼻香囊。
所述的抗敏通鼻香囊的制备可以将原料混合制成微丸,制成微丸后的直径为0.5~2毫米,然后装入香囊中。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本草经疏》记载:辛夷,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野,解肌,通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者,皆二经受风邪所致,足阳明主肌肉,手太阴主皮毛,风邪之中人,必自皮毛肌肉,以达于五脏,而变为寒热;又鼻为肺之窍,头为诸阳之首,三阳之脉会于头面,风客阳分则为头痛、面歪、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辛温能解肌散表,芳香能上窜头目,逐阳分之风邪,则诸证自愈矣。眩冒及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风主动摇之象故也,风邪散,中气温,则九窍通矣。大风之中人,则毛发脱落,风湿之浸淫,则肠胃生虫,散风行湿,则须发生而虫自去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中医院,未经郑州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9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