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68906.2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7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丰;莫晋文;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华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46;C08B15/00;C08B11/12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6003 广东省惠州市东江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伤口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伤口护理或者伤口愈合医学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多糖,来源十分丰富。当前纤维素的改性技术主要集中在醚化和酯化两方面。羧甲基化反应是醚化技术的一种。纤维素经羧甲基化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CMC),其水溶液具有增稠、成膜、黏接、水分保持、胶体保护、乳化及悬浮等作用,广泛应用于石油、食品、医药、纺织和造纸等行业,是最重要的纤维素醚类之一。羧甲基纤维素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并在其表面上形成凝胶体,羧甲基纤维素材料的这种特性在制造具有吸收和形成凝胶性能的伤口敷料中特别有利,WO-A-94/16746中描述了羧甲基纤维素在伤口敷料中的应用。
目前,用于抗菌或消灭有害微生物的杀菌剂主要有天然抗菌剂(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无机抗菌剂(银系抗菌剂等)和有机抗菌剂(季铵盐类、胍盐类、酚醚类、吡咯类等)。银是一种具有广谱活性、能与哺乳动物组织相容的有用抗菌剂,银盐溶液可通过破环细菌的细胞壁和使细菌酶变性而进行杀菌,将银掺入伤口敷料中使伤口敷料具有银的抗菌性能优点的建议已有很多,很多专利文献均报道了将银添加到藻酸钙钠或羧甲基纤维素中以制备抗菌敷料,如GB-A-1,328,088、WO-A-91/11206、WO-A-92/22285、JP-A-4146218、WO-A-02/36866、WO-A-01/24839、US8828424B2和CN102580136B。然而,也有很多专家认为银离子会从敷料析出进入人体,易引起蛋白凝固而导致的皮肤表面的破坏,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存在安全隐患。天然抗菌剂壳聚糖也是一类有效的抗菌剂,专利CN 102675651B、CN 103920180B公开了壳聚糖接枝双胍形成的抗菌水凝胶,该方法制备的抗菌水凝胶抗菌剂不析出,安全性好,但是该水凝胶制备工艺复杂,吸液量小,同时,壳聚糖是动物源制品,存在免疫源性,依然存在安全隐患。
胍盐类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抗菌剂,专利102462860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纤维类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敷料为表面喷涂有聚六亚甲基双胍溶液的纤维制成的织物或者喷涂有聚六亚甲基双胍溶液的织物,该敷料可以连续使用7天。然而聚六亚甲基双胍成分只是吸附在织物上,容易析出,析出后敷料的抗菌性能会下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抗菌伤口敷料,所述抗菌伤口敷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七天抗菌率不小于99%;其吸液量大,吸液后锁液能力强,保湿能力好;生物相容性好,无致敏、无刺激、无免疫源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抗菌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菌伤口敷料,结构如式1:
其中,R1、R2、R3、R4为-OH、-OCH2COONa,R5为-CH2OH或-CH2OCH2COONa,R6为:
其中,R7为Cl-、H2PO4-、CH3CH2COO-、CH2OH(CHOH)4COO-,n=200~800,m=10~100。
本发明所述抗菌伤口敷料的主链为羧甲基纤维素,侧链为胍类化合物,羧甲基纤维素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并在其表面上形成凝胶体,羧甲基纤维素材料的这种特性在制造具有吸收和形成凝胶性能的伤口敷料中特别有利;胍类化合物是环保型高分子聚合物杀菌消毒剂,也是一种高效的广谱抗菌剂,其具有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等优良性能,且可在常温下使用,长期抑菌,无毒、无嗅、无腐蚀性、无副作用,使用安全。本发明所述抗菌伤口敷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七天抗菌率不小于99%,且抗菌伤口敷料的吸液量大,吸液后锁液能力强,保湿能力好。此外本发明所述的抗菌伤口敷料生物相容性好,无致敏、无刺激、无免疫源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n=200~500。抗菌伤口敷料的聚合度为200~500时,抗菌伤口敷料的的吸液能力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华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华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8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聚磷酸钠高效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辣椒面导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