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缆作业控制方法、装置及服务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6735.X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5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乔小瑞;舒畅;陈津;魏巍;王晶;王希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唐维虎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缆 实际位置 作业控制 服务终端 预定位置 作业参数 作业过程 敷设 海上工程 任务类型 实时采集 实时控制 采集 应用 保证 | ||
1.一种海缆作业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由船牵引放置于海底,所述方法用于控制所述海缆敷设于海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任务类型从多个预定的执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执行方案,所述执行方案包括所述海缆受所述船牵引下放至海底时的路径,所述路径包括多个预定位置,所述预定位置为所述海缆在下放路径上的多个经度值和纬度值组成的坐标点;
计算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
将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与选定的所述执行方案中的预定位置进行比较,若所述实际位置与所述预定位置的差值超过预定范围,则调整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以使得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趋于所述预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接收的实时采集的作业过程中的多种作业参数建立所述海缆的敷设状况的模拟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选择的所述执行方案发送至与所述服务终端通信连接的另一服务终端,以便于所述另一服务终端能及时查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缆作业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用户的操作以控制所述海缆进行敷设;
记录用户的操作,以生成新的执行方案;
将所述新的执行方案发送至与所述服务终端通信连接的另一服务终端,以便于所述另一服务终端能及时查看。
5.一种海缆作业控制装置,应用于服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由船牵引放置于海底,所述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海缆敷设于海底,所述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任务类型从多个预定的执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执行方案,所述预定的执行方案包括所述海缆受所述船牵引下放至海底时的路径,所述路径包括多个预定位置;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与选定的所述执行方案中的预定位置进行比较,若所述实际位置与所述预定位置差值超过预定范围,则调整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以使得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趋于所述预定位置,所述预定位置为所述海缆在下放路径上的多个经度值和纬度值组成的坐标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缆作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实时采集的作业过程中的多种作业参数建立所述海缆的敷设状况的模拟模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缆作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选择的所述执行方案发送至与所述服务终端通信连接的另一服务终端,以便于所述另一服务终端能及时查看。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缆作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以控制所述海缆进行敷设;
记录模块,用于记录用户的操作,以生成新的执行方案;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新的执行方案发送至与所述服务终端通信连接的另一服务终端,以便于所述另一服务终端能及时查看。
9.一种服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终端用于控制海缆受船的牵引敷设于海底,所述服务终端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海缆作业控制装置,所述海缆作业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存储器中并包括一个或多个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功能模块,所述海缆作业控制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任务类型从多个预定的执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执行方案,所述预定的执行方案包括所述海缆受所述船的牵引下放至海底时的路径,所述路径包括多个预定位置;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与选定的所述执行方案中的预定位置进行比较,若所述实际位置与所述预定位置差值超过预定范围,则调整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以使得所述海缆的实际位置趋于所述预定位置,所述预定位置为所述海缆在下放路径上的多个经度值和纬度值组成的坐标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作业控制装置还包括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实时采集的作业过程中的多种作业参数建立所述海缆的敷设状况的模拟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67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糊精组合物的静电印刷
- 下一篇:一种基于0范数的梯度最小化二值图像复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