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LED远近光灯智能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65895.2 | 申请日: | 2017-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4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盘朝奉;梁岩岩;陈燎;陈龙;江浩斌;马世典;徐兴;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B60Q9/00;B60R16/02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led 远近 智能 控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汽车LED远近光灯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信号调理电路,系统供电模块,光照强度检测器,驱动执行机构;所述ECU分别与所述信号调理电路、驱动执行机构相连;所述光照强度检测器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所述驱动执行机构通过远近光自动切换模块实现自动切换远近光灯;
所述光照强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对向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的光照强度,经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送给ECU,根据光照强度的大小实现远近光灯切换;
所述系统供电模块为整个系统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LED远近光灯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速传感器、雷达传感器、电流传感器、以及故障报警模块;所述车速传感器、雷达传感器以及电流传感器连接所述信号调理电路;所述故障报警模块连接ECU;
所述雷达传感器用于测量会车时两车车距信号,然后信号调理电路将所得的车距信号经电容、电感滤波后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计算出会车时两车的实际距离,电子控制单元结合经信号电路调理后的霍尔车速传感器测得的车速信号,并接收经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的两车实际距离并对其进行处理判断,然后与理论的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当两车实际距离小于理论安全距离且车辆行驶车速较高时,报警模块发出警报;
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控制系统电路的电流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后,由电子控制单元ECU对经信号调理电路获得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并将相应的数据传递给驱动执行机构故障报警模块;当系统电流过大或过小时,蜂鸣器均发出警报,以提醒驾驶员,让驾驶员减小或者增大车速,以保证该远近光灯智能控制装置系统的使用安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LED远近光灯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强度检测器安装在前照灯的侧面,采用圆台结构,圆台下底部朝向车辆正前方,圆台侧面倾角设计为45度,感光元件位于圆台上底面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LED远近光灯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近光灯切换的控制开关为手动自动控制一体化开关,当对方来车驾驶员不手动切换远近光灯时,则继电器自动控制远近光灯的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LED远近光灯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采用蜂鸣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LED远近光灯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传感器采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LED远近光灯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近光自动切换模块为继电器组合实现。
8.一种汽车LED远近光灯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光照强度检测器检测对向行驶车辆的前照灯的光照强度,光照强度信息经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转变为电信号,并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ECU,然后经ECU处理后,实现远近光灯自动切换;
利用霍尔车速传感器检测汽车的车速信号,然后车速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中的电容和RC滤波器滤波后,并经过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处理计算后得到汽车实际行驶的速度;
利用电流传感器检测控制系统电路的电流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后,由电子控制单元ECU对经信号调理电路获得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并将相应的数据传递给驱动执行机构故障报警模块,当系统电流过大或过小时,蜂鸣器均发出警报,以提醒驾驶员,让驾驶员减小或者增大车速,以保证该远近光灯智能控制装置系统的使用安全;
利用雷达传感器测量会车时两车车距信号,然后信号调理电路将所得的车距信号经电容、电感滤波后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计算出会车时两车的实际距离,电子控制单元结合经信号电路调理后的霍尔车速传感器测得的车速信号,并接收经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的两车实际距离并对其进行处理判断,然后与理论的安全距离进行比较,当两车实际距离小于理论安全距离且车辆行驶车速较高时,报警器就会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如果驾驶员不主动手动切换远近光灯,则通过继电器自动控制远近光灯的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8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