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的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4535.0 | 申请日: | 201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5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阮立;付开强;陆肃中;钟治平;陈俊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九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7/02 | 分类号: | B62M7/02;B62K11/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3175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驱动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驱动机构,属于电动车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普通的踏板电动车中置电机安装收到制约等技术问题。本电动车包括具有左平叉和右平叉的平叉组件,驱动机构包括中置电机,中置电机固连在平叉组件的前端且位于左平叉和右平叉之间,中置电机的轴向与平叉组件的宽度方向一致,中置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轮,平叉组件的后端设有与电动车后轮毂连接的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件相连接。本发明中将中置电机安装固定在平叉组件的前端,并位于平叉组件内,很好的利用了平叉组件的内部空隙,使得整个电动车的驱动机构布置紧凑,节省了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动车,特别是一种电动车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并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节能环保趋势,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它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广泛使用。目前,电动车通常采用轮毂电机驱动,轮毂电机集成在电动车驱动轮内,占用车身空间小,便于安装,同时成本低,传动直接;但是,由于轮毂电机自身重量导致驱动轮质量过大,影响减震效果和骑行舒适度;轮毂直接与地面接触,工作环境恶劣,影响电机使用寿命;并且电动车由轮毂电机直接驱动,没有减速机构,不利于大转矩的实现。中置电机可避免轮毂电机的缺陷,但是中置电机需要的安装空间大,占用车架及平叉位置,不利于电动车整体安装布置;现有的中置电机多用于车架中部空间较大的跨骑式电动车;而普通的踏板电动车由于车架与平叉位置关系的限制,制约了中置电机的安装。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6542039A,公告日:2017-03-29)公开了一种中置电机组件,用于电动车,该电动车包括车架、鞍座和后轮,中置电机组件包括中置电机,设置在车架上,位于鞍座的下方;第一齿轮组件,与中置电机相连接;第二齿轮组件,设置在后轮轴上,与第一齿轮组件位于车架的同一侧;第一轴,第一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齿轮组件和第二齿轮组件相连接;其中,中置电机转动带动第一齿轮组件转动,同时带动第一轴转动,通过第一轴带动第二齿轮组件转动,进而带动后轮转动。
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中置电机组件尺寸较小,只能适用于小型的电动自行车,转矩较小,而且整个安装连接结构比较单一,中置电机的安装连接不够稳固;该电动车的中置电机动力通过齿轮组件传递,不利于电动车的缓冲和减震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车的驱动机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动车驱动机构安装的紧凑性、稳固性和电动车骑乘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动车的驱动机构,电动车包括具有左平叉和右平叉的平叉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中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置电机固连在平叉组件的前端且位于所述左平叉和右平叉之间,所述中置电机的轴向与所述平叉组件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中置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平叉组件的后端设有与电动车后轮毂连接的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件相连接。
其工作原理如下:中置电机运转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再通过传动件带动从动轮以及电动车的后轮毂转动,实现电动车的驱动。本技术方案中将中置电机安装固定在平叉组件的前端,并位于平叉组件内,很好的利用了平叉组件的内部空隙,使得整个电动车的驱动机构布置紧凑,可适用于一般的非跨骑式电动车;将中置电机安装固定在整个电动车支撑强度最强的平叉组件上,保证了中置电机的稳固性和可靠性;中置电机安装在整个电动车的中部位置,使得电动车的重量分配更加均衡、科学。
在上述的电动车的驱动机构中,所述左平叉和右平叉之间分别固连有前连杆和后连杆,所述前连杆和后连杆的轴向与所述平叉组件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前连杆和后连杆分别位于所述中置电机的两侧,所述中置电机与所述前连杆和后连杆固连。左平叉、右平叉、前连杆和后连杆从四个不同方向对中置电机形成限位和保护,保证了中置电机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九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九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4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冲式切削液过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过滤净油环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