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HBV的siRNA分子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5294.3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9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朱远源;李铁军;刘永红;刘刚;陈建新;彭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奥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A61K48/00;A61K31/713;A61P31/20 |
代理公司: | 31280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师英 |
地址: | 2260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义链 正义链 抗HBV药物 表达框 可用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HBV的siRNA分子,其由正义链和反义链组成,其中正义链选自奇数n序列号的SEQ ID NO:1‑159,反义链选自与上述奇数n相对应的偶数n+1序列号的SEQ ID NO:2‑160。该siRNA分子或者其表达框可用于制备抗HBV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siRNA分子、及其在制备抗HBV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也是最严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它可造成慢性肝病,导致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的风险增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HBV是一种嗜肝性DNA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全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其基因组共有四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蛋白包括表面抗原(S基因)、核心抗原(C基因)、聚合酶蛋白(P基因)和X蛋白(C基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大约有20亿人感染HBV,其中约有2.5-3.5亿的人为慢性乙肝感染者,估计每年有60万人死于HBV相关的肝脏疾病或肝细胞肝癌。HBV可急性引起肝脏炎症、呕吐、黄疸,在少数情况下引起严重的爆发性疾病和死亡。HBV也会造成慢性肝脏感染,以后可能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HBV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染、未经保护的性传播、输血和注射毒品造成的感染,传播途径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相同。HBV的传染性比艾滋病毒强50-100倍,HBV在体外可存活至少7天以上。
目前主要是通过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来预防乙型肝炎的发生,但不能用于治疗。目前有数种药物通过阻断HBV聚合酶来抑制HBV的复制,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等。但是停药后复发率高,长期服用则可导致病毒变异,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耐药性,使得临床抗病毒治疗面临极大的挑战。
近几年,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技术的迅速发展,部分RNA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疑难杂症尤其是多因素的疾病如癌症、病毒感染开辟了全新的治疗途径。2016年12月23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用于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的RNA药物Spinraza(Nusinersen)的上市申请,标志着RNA药物正式加入药物大军,成为继化学药物、生物蛋白药物之后的第三大新药类型。RNAi技术是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siRNA)干扰特定靶基因信使RNA(mRNA)的表达,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是基因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RNAi是由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引发的转录后基因沉默,作用机制是:核糖核酸酶III家族的Dicer酶,与dsRNA结合,将其剪切成21-23nt及3'端突出的siRNA,随后siRNA与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结合,解旋成单链,活化的RISC受已成单链的siRNA引导,序列特异性地结合到靶基因的mRNA上并将其切断,引发靶mRNA的特异性分解,从而阻断其表达。RNAi已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基因敲除的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以及抗病毒、抗肿瘤治疗的研究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RNAi技术来抑制HBV的方法。应用RNA干扰技术,用靶向至HBV基因的siRNA作为靶向药物,在HBV基因组的转录后进行干扰,有效抑制HBV的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病毒复制,该方法特异性强、效率高、副作用小、可持续用药,且能弥补目前乙型肝炎治疗药物的不足,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乙型肝炎的手段。
发明内容
为了提供有效地治疗乙型肝炎的新途径,本发明设计并筛选出一系列具有抑制HBV活性的RNA分子,可以特异性靶向HBV基因组转录本,达到抑制HBV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奥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百奥迈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52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