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相器传动装置和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1878.3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4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钟欢欢;吴中林;成钢;方铁勇;吴鹏;岳彩龙;王波;张理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9/04 | 分类号: | F16H19/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魏新培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相器 齿轮传动组件 拉杆 传动装置 驱动组件 曲线运动 天线 齿轮传动 啮合连接 组件转动 大力矩 小力矩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相器传动装置和天线,移相器传动装置包括拉杆驱动组件、齿轮传动组件以及移相器组件,拉杆驱动组件啮合连接于齿轮传动组件,移相器组件转动连接于齿轮传动组件;拉杆驱动组件的直线运动通过齿轮传动组件转化为移相器组件的曲线运动。本发明移相器装置通过齿轮传动能够将拉杆直线运动的较小力矩转化为较大力矩,带动移相器进行曲线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相器传动装置和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天线逐渐向小巧化多频化方向发展,而在天线中占用布局最大的部件包括移相器,现有的移相器包括电下倾和机械下倾多种方式,但现有的移相器不能满足高精度的传动和小尺寸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相器传动装置和天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相器不能满足高精度的传动和小尺寸要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相器传动装置,其包括拉杆驱动组件、齿轮传动组件以及移相器组件,拉杆驱动组件啮合连接于齿轮传动组件,移相器组件转动连接于齿轮传动组件;拉杆驱动组件的直线运动通过齿轮传动组件转化为移相器组件的曲线运动。
其中,移相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基板;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轮、行星轮和太阳轮,固定轮固定设置于固定基板上,太阳轮的中心轴转动设置于固定基板上,行星轮位于固定轮和太阳轮之间,行星轮的外齿啮合于固定轮的内齿和太阳轮的外齿;拉杆驱动组件包括直齿部和拉杆部,直齿部设置于拉杆部上,拉杆部在其延伸方向相对固定基板活动设置,直齿部与太阳轮的外齿啮合;移相器组件包括压板部和固定部,压板部设置于固定部上,固定部固定设置于固定基板上,压板部第一位置转动连接于太阳轮的中心轴,压板部的第二位置固定连接于行星轮的中心轴。
其中,行星轮的半径小于太阳轮的半径。
其中,固定基板上设置有导套,拉杆部穿设于导套中,以在拉杆部的延伸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其中,拉杆部包括第一拉杆、第二拉杆和转接片,第一拉杆穿设于导套中,以在第一拉杆的延伸方向上做直线运动,第二拉杆的一端通过转接片连接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的另一端连接驱动电机。
其中,压板部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固定部包括介质板和固定柱;介质板通过固定柱固定于固定基板上;上压板和下压板相对固定,且分别位于介质板的上下两侧;上压板和下压板在第一位置转动连接于太阳轮的中心轴,在第二位置固定连接于行星轮的中心轴。
其中,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导向块,介质板的边缘具有导向曲线,导向块贴合于导向曲线,在压板部绕着所述太阳轮的中心轴转动时,导向块沿着导向曲线滑动。
其中,介质板上设置有导向槽,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通过一连接柱连接,连接柱穿设于导向槽。
其中,压板部进一步包括另一上压板和另一下压板,固定部进一步包括另一介质板和另一固定柱;另一介质板通过另一固定柱固定于介质板上;另一上压板和另一下压板相对固定,与上压板和下压板相对固定,且分别位于另一介质板的上下两侧,另一上压板和另一下压板在第一位置转动连接于太阳轮的中心轴,在第二位置固定连接于行星轮的中心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天线,包括上述移相器传动装置。
本发明移相器传动装置包括拉杆驱动组件、齿轮传动组件以及移相器组件,拉杆驱动组件啮合连接于齿轮传动组件,移相器组件转动连接于齿轮传动组件;拉杆驱动组件的直线运动通过齿轮传动组件转化为移相器组件的曲线运动。本发明移相器装置通过齿轮传动能够将拉杆直线运动的较小力矩转化为较大力矩,带动移相器进行曲线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相器传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移相器传动装置实施例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1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