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移动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5796.8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0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翰;陈竹;章莉;孙雅娜;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斯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00 | 分类号: | B60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车辆 移动 供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移动供电装置,包括行走装置、行走导向装置和取电装置,所述行走导向装置为导轨,所述取电装置为接线箱,接线箱通过电缆与机车主体相连,在机车移动或停止时通过引进电流并输出机车用电。本发明为停靠在检修库内轨道上的机车提供牵引电源和静调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牵引车行走和静调领域,具体是一种行走装置、行走导向装置和取电装置整体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安全、高效、环保、低维护的完成轨道交通人员运输任务,运营部门在车辆段多种功能库内(例如双周三月检库、停车列检库、月检库、静调库)为机车定期维护、检修设置了移动供电系统进行牵引与静态调试工作;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机车上采用蓄电池作为供电电池保证正线运营故障突发时提供应急备用电源,其目的为乘客在紧急状态下的通风、通信、照明、疏散、救援提供安全保障。因此采用蓄电池解决正线应急,与库内采用移动供电系统取代三轨入库并兼具静调供电的模式,该组合已经成为一种既安全便捷,又颇具性价比的组合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移动供电装置,为停靠在检修库内轨道上的机车提供牵引电源和静调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移动供电装置,为停靠在检修库内轨道上的机车提供牵引电源和静调电源,包括行走装置、行走导向装置和取电装置,所述行走导向装置为导轨,所述取电装置为接线箱,接线箱通过电缆与机车主体相连,在机车移动或停止时通过引进电流并输出机车用电。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可移动导轨、行走轮架、轮组和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和第五支撑臂,轮组包括第一防侧轮、行走轮、防跳轮、支撑稳定轮和第二防侧轮,行走轮架通过螺栓固定在车身主体上并且车身主体上安装有防跳轮,行走轮架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防侧轮和行走轮并且第一防侧轮和行走轮均滑动安装在行走导向装置上,可移动导轨与车身主体相连,可移动导轨上部安装有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并且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平行安装,第五支撑臂安装在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上端并且第五支撑臂与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相互垂直,第四支撑臂垂直安装在第五支撑臂的上部并且第四支撑臂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防侧轮,第四支撑臂通过螺栓与第三支撑臂相连并且螺栓下端安装有支撑稳定轮,第四支撑臂与第三支撑臂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行走导向装置可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合理选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通过螺丝固定在可移动导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侧轮、行走轮、防跳轮、支撑稳定轮和第二防侧轮上均安装有防松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防跳轮与防撞块相连,防撞块安装在车身主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移动供电装置为停靠在检修库内轨道上的机车提供牵引电源和静调电源,利用电缆将机车与集电小车相连接,该供电方式是一种既经济又简单的解决办法,它是提供电力的可靠方法。该系统可在采用第三轨供电方式/单轨供电方式/磁悬浮供电方式的城市广泛推广,它集安全、经济、方便、美观于一身。本发明主要有以下几大优势:
a.安全:第三轨敷设到检修区内轨道旁,人员在检修区内频繁跨越第三轨区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而滑动供电系统,敷设于高空中,且均配有安全外护罩,满足IP23级手指保护要求,极大地降低乃至消除操作人员在检修区内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斯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斯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57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流监测装置
- 下一篇:架线自动控制集成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