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体净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45494.0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8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生;李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生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16;C12N1/20;C12N1/14;C12R1/01;C12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刘书芝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净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及环境保护和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体净化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逐年升高,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水体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水治理成为时下热门话题。至今,污水净化方法可按其作用分为四大类,即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其中,在处理集中式高浓度废水时,利用理化方法净化水体是广泛采用的一种高效、简单的技术方法,但目前常用的人工介质材料都存在着各自的缺点或不足,不是污水净化效果不理想,就是成本高昂,或者本身具有一定污染或后续利用困难,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瓶颈。
多孔材料是当前材料科学中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较强的应用性,引起了欧美科学界以及工商界的重视。多孔材料在能源、环保、化学工业方面的应用已经崭露锋芒,进一步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将带来无穷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解决水污染问题中,多孔材料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在处理废水中也得到广泛重视及应用。例如多孔的羟基磷灰石,其它磷酸盐材料、硅酸盐材料,多孔半导体材料及多孔金属材料等等。而这些材料存在着要么制备工艺上条件苛刻,要么由于其自身性质在水处理中效果不佳的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材料的商业应用。
因此,寻求低成本、高效率、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水体净化材料将成为永恒的主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净化剂,该净化剂可以在污染的水环境里,分解,转化,重组,催化有害微生物,激活水环境里的污泥,水体里有益生物菌的活性,从而加强水体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将上述水体净化剂用于水体自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净化剂,所述净化剂包括多酚类抗氧化物质,酶和有益微生物菌落。
优选地,所述多酚类抗氧化物质优选茶多酚;所述有益微生物菌落包括酵母菌、光合菌、乳酸菌、革兰氏阳性放线菌和发酵的丝状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制备上述水体净化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果蔬发酵后的混合物与茶叶混合进行二次厌氧(不改)发酵所得的产物,为所述水体净化剂。
优选地,所述果蔬发酵为将果蔬与红糖和水按质量比1-5:0.1-2:5-15的比例混合进行复合发酵。
优选地,所述复合发酵的温度条件为15-40℃,所述复合发酵的时间为90-120天。
优选地,所述果蔬发酵后的混合物包括液体和固体;所述固体为酵母渣。
优选地,所述茶叶选自绿茶,红茶,黑茶,黄茶,花茶,白茶;优选地,所述茶叶选自绿茶。
优选地,所述果蔬发酵后的混合物与茶叶混合进行二次厌氧发酵为果蔬发酵后得到的液体与茶叶按质量比290-310:0.1-2的比例进行二次厌氧发酵,得到的产物为所述水体净化剂;或
为果蔬发酵后得到的固体与茶叶,红糖和水按质量比0.1-4:0.1-2:0.1-4:190-210的比例混合进行二次复合发酵,得到的产物为所述水体净化剂。
优选地,所述茶叶为绿茶。
上述水体净化剂在水体自我净化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水体净化剂,制备方法简单,能够工业化规模生产,成本非常低,且工艺生产里只有各类果蔬,红糖,水,茶叶四类原材料,没有其他任何污染物,化学试剂,异类微生物添加,使用起来百分百安全,对环境友好,无任何毒害,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水体自净是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受污染的水体逐渐自然净化,水质复原的过程。狭义的水体自净是指水体中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而使水体净化的作用。水体自净可以发生在水中,如污染物在水中的稀释、扩散和水中生物化学分解等;可以发生在水与大气界面,如酚的挥发;也可以发生在水与水底间的界面,如水中污染物的沉淀、底泥吸附和底质中污染物的分解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生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生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5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处理黑臭水体的特异性微生物活化填充料
- 下一篇:一种牛眼台平板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