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氟苯酚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44846.0 | 申请日: | 201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3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亮;吕延文;谢建伟;雷宏;谢艳;吴晓秉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37/02 | 分类号: | C07C37/02;C07C37/70;C07C37/82;C07C39/27;B01J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冯年群;施王蓉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酚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五氟苯酚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以六氟苯和氢氧化钾为原料,在质量分数80‑85%的叔丁醇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四丁基硫酸氢铵、N‑磺酸丙基‑3‑甲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N‑甲基‑2‑[(2‑甲基苯氧基)乙酰基]肼甲硫代酰胺和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加热至微沸,回流反应2‑3 h,加入适量的水,蒸馏回收叔丁醇溶剂。剩余水溶液用精制盐酸调节PH=9‑10,通过功能化D101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用精制盐酸酸化至PH=1‑2,分层,上层水相蒸馏至无油状物,收集蒸馏得到的产物与下层油相合并,精馏,收集142‑144℃的馏分,冷却至室温,得无色透明结晶五氟苯酚。本发明工艺简单合理、副反应少、反应收率及产品纯度高,可以满足制备高品质液晶材料和药物的质量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五氟苯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五氟苯酚,全名2,3,4,5,6-五氟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医药、液晶及高分子材料中间体,多用于制备丙型肝炎全口服治疗药物索菲布韦、多肽合成的五氟代苯基活性酯和高性能的多氟类液晶材料的中间体。
CN1847210A提出了一种以五氟溴苯为原料进行格氏反应制得格氏试剂,再与过氧化物进行氧化反应制备五氟苯酚的方法。CN103420801A则采用五氟溴苯和烷基卤化镁置换反应制备格氏试剂,再与过氧化物进行氧化反应制得五氟苯酚。以上方法均涉及格氏试剂的制备和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工业化生产难度大。CN102718635A提出了一种以五氟苯为原料,经锂化、酯化、水解、氧化一锅发制备五氟苯酚的方法,锂化反应和酯化反应都需要在很低的温度下(-60℃~-80℃)进行,工业生产能耗大,且不易控制。
CN105016983A提出了以六氟苯为起始原料经“醚化”、“裂解”反应制备五氟苯酚和一步法制备五氟苯酚的方法,其中“醚化”、“裂解”二步法制备工艺相对复杂,总收率只有65.6%,一步法制备五氟苯酚工艺相对简单,但需要采用无水叔丁醇为溶剂,收率仅为70%。J. Org. Chem. 1991,56, 7350-7354提出的以六氟苯为原料,四丁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剂水解制备五氟苯酚,催化剂用量大,收率为71%。
采用常规的后处理提纯技术,产品普遍存在单一杂质含量高,难以满足制备高品质液晶材料和药物需求的技术问题,CN106187706A虽提出了一种高纯度五氟苯酚的精制工艺,但工艺复杂,分离难度和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副反应多、溶剂回收套用效果差、产品收率和纯度低,特别是单一杂质含量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合理、副反应少、反应收率及产品纯度高的五氟苯酚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五氟苯酚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功能化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制备
在反应釜中依次加入用氯甲醚作为氯甲基化试剂制得的1000g氯甲基化度为1.5mmol/g的D101-Cl大孔吸附树脂,13.5L的二甲基甲酰胺,静止溶胀15h后,加入3500g氯化钠和350g对氨基三氟甲苯和500g氢氧化钠,在65℃下搅拌反应48h,用乙醇和蒸馏水反复洗涤至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无沉淀产生,干燥制得功能化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功能化度为1.05mmol/g;
(2)五氟苯酚的制备
按重量份,在反应釜中加入100份六氟苯,300-500份质量分数80-85%的叔丁醇水溶液,65-90份氢氧化钾,2-5份四丁基硫酸氢铵,0.5-1份N-磺酸丙基-3-甲基吡啶三氟甲磺酸盐,0.05-0.1份N-甲基-2-[(2-甲基苯氧基)乙酰基]肼甲硫代酰胺,0.02-0.05份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机械搅拌下,加热至微沸,回流反应2-3 h。反应结束后,加入450-600份水,蒸馏,回收叔丁醇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学院,未经衢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448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