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工作温度的量子点白光LED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9524.7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3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罗小兵;谢斌;程焱华;舒伟程;余兴建;周姝伶;蓝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50 | 分类号: | H01L33/50;H01L33/64;H01L33/54;H01L33/6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梁鹏,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温度 量子 白光 led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工作温度的量子点白光LED,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板(107)、透光壳体(103)、以及设置在基板(107)上的LED芯片(111)和量子点硅纳米球(112),其中:
所述LED芯片(111)固定设置在基板(107)表面,所述量子点硅纳米球(112)附着在所述LED芯片(111)表面,所述量子点硅纳米球(112)的粒径为20nm~50nm,发光波长为600nm~700nm,该量子点硅纳米球(112)为核壳结构颗粒,该核壳结构颗粒的核层为硒化镉、硫硒化镉、磷化铟、铜铟硫或钙钛矿中的一种或多种,该核壳结构颗粒的壳层为无定型氧化硅;所述透光壳体(103)内表面附着有一层荧光粉胶(105),该透光壳体(103)直接安装在基板(107)上或通过一模塑料(108)固定在基板(107)上方,并将所述LED芯片(111)和量子点硅纳米球(112)密封在内,所述透光壳体(103)底部设置有注胶孔(104),所述透光壳体(103)内还填充有封装胶(113)将所述荧光粉胶(105)和量子点硅纳米球(112)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白光LED,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模塑料(108)上设置引线框架(109),所述LED芯片(111)通过金线(110)和引线框架(109)实现电连接;或者通过将所述基板(107)中间设置铜柱(114),所述LED芯片(111)固定在该铜柱(114)上实现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白光LED,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壳体(103)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或玻璃,其透光率大于90%;所述透光壳体(103)的形状为半球形、等多边形、圆柱形或球冠形,其内表面的边长或直径为1mm~20mm,内表面的高度为1mm~2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子点白光LED,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胶(105)中的荧光粉为YAG或TAG,所述荧光粉胶(105)使用的胶材为硅胶、环氧树脂或液态玻璃,所述封装胶(113)为硅胶、环氧树脂或液态玻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点白光LED,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芯片(111)为垂直电极芯片或水平电极芯片,其衬底为蓝宝石或硅。
6.一种低工作温度的量子点白光LED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透光壳体(103)顶部朝下、开口朝上放置,采用点胶设备(102)将荧光粉胶(105)均匀涂覆于所述透光壳体(103)的内表面;
S2.将涂覆荧光粉胶(105)的透光壳体(103)翻转,放置于加热设备(101)上加热,使得所述荧光粉胶(105)固化,从而在所述透光壳体(103)的内表面形成荧光粉胶薄膜;
S3.将LED芯片(111)固定在基板(107)上并完成电路连接,然后将量子点硅纳米球(112)水溶液点涂在LED芯片(111)上方,加热使水溶液中的溶剂完全挥发,在LED芯片表面形成量子点硅纳米球(112);所述量子点硅纳米球(112)的粒径为20nm~50nm,发光波长为600nm~700nm,该量子点硅纳米球(112)为核壳结构颗粒,该核壳结构颗粒的核层为硒化镉、硫硒化镉、磷化铟、铜铟硫或钙钛矿中的一种或多种,该核壳结构颗粒的壳层为无定型氧化硅;
S4.将荧光粉胶(105)固化后的透光壳体(103)固定安装在基板(107)上或固定安装在基板(107)上方的模塑料(108)内,将LED芯片(111)密封在内;
S5.通过透光壳体(103)底部的注胶孔(104)在所述透光壳体(103)内部的空隙处填充封装胶(113),待封装胶(113)固化后即制备得到所述量子点白光LED。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荧光粉胶(105)的体积为所述透光壳体(103)容积的10%~77.5%,荧光粉胶(105)包括质量分数为1%~50%的荧光粉以及质量分数为50%~99%的胶体。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透光壳体(103)的加热温度为100℃~15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量子点硅纳米球水溶液的涂覆厚度为20nm~150mm,加热温度为80~1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95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