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介入式智能轮椅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33420.5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锋;杨怡;张煜;殷平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介入 智能 轮椅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主动介入式智能轮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轮椅有两种控制模式:主动控制模式,使用者通过操纵面板手动控制,操纵面板上设有按钮和操纵杆;智能控制模式,通过外部环境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自动控制;
启动轮椅时自动进入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模式下,实时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若存在,则报警,提醒使用者进行主动介入;
在使用者对操纵面板有输入信号时进入主动控制模式;主动控制模式下,在一段时间内操纵杆信号的幅度均小于预设的幅度阈值,则自动切换为智能控制模式;
所述的异常情况包括:1)信号传输异常,即外部环境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与主控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出现异常;2)外部环境传感器数据异常,即外部环境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失真,或者根据采集的数据组成判断当前环境过于复杂;3)轮椅运行状态异常,即轮椅速度过快或倾斜角度过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介入式智能轮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传输异常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外部环境传感器与所述的主控模块之间无线连接;查询无线连接的信号强度值R,若R小于阈值Rthres1则判断信号传输异常;若R在阈值Rthres1和阈值Rthres2之间,且在时间段T内此状况发生的次数K大于阈值Kthres,则判断信号传输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介入式智能轮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环境传感器数据异常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所述的外部环境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和摄像头;将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红外测距传感器采集的障碍物距离相比较,当得到的障碍物距离差值大于预设的距离差阈值,则判断外部环境传感器数据失真异常;当采集的障碍物距离过近,障碍物数量过多,则判断环境过于复杂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介入式智能轮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控制模式下,在一段时间内操纵杆信号的幅度均小于预设的幅度阈值,则自动切换为智能控制模式,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获取操纵杆2个控制方向的模拟信号x和y,分别计算x和y与预设的各自的中位信号mx和my的差值;判断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述的差值均在规定的阈值范围内,则切换为智能控制模式。
5.一种主动介入式智能轮椅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模块,以及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的外部环境传感器、轮椅运行状态监测模块、操纵面板、报警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和轮椅驱动电机;所述的操纵面板上设有调档按钮、开关按钮和操纵杆;所述的主控模块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介入式智能轮椅控制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介入式智能轮椅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环境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的主控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介入式智能轮椅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椅运行状态监测模块包括速度检测模块和加速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介入式智能轮椅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显示模块包括蜂鸣器和LED显示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介入式智能轮椅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电池,以及与充电电池链接的充电电路和稳压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34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