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极坐标格式的雷达成像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2045.2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9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峰;张双喜;董祺;肖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蔡龙宝 |
地址: | 71012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坐标 格式 雷达 成像 优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极坐标格式的雷达成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雷达回波信号数据,所述雷达回波信号数据是二维矩阵,记为nrn×nan维待处理矩阵S,对nrn×nan维待处理矩阵S进行按列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处理,进而得到按列FFT处理后的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矩阵;
其中,雷达为合成孔径雷达SAR,nrn表示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的距离向采样点数,nan表示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的方位向采样点数;nrn和nan分别为大于0的正整数;
步骤2,根据雷达回波信号数据,计算得到参考信号向量Sref;
步骤3,对按列FFT处理后的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矩阵进行距离脉压处理,进而得到距离脉压后的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矩阵,所述距离脉压后的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矩阵为nrn×nan维矩阵;
初始化:构造M×N维场景,所述M×N维场景包括M×N个点,将其中第l个点的坐标记为(αl,βl),l=1,2,...,M×N,αl表示M×N维场景中第l个点在极坐标中的距离,βl表示M×N维场景中第l个点在极坐标中的角度,l的初始值为1,M、N分别为大于0的正整数;
步骤4,计算第l个点的坐标处对应的补偿相位因子Φ(αl,βl),然后将距离脉压后的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矩阵中的nrn×nan个数据分别乘以第l个点的坐标处对应的相位补偿因子Φ(αl,βl)后进行逐点累加,进而得到M×N维场景中坐标(αl,βl)处的幅度值Sfinal(αl,βl);
步骤5,令l加1,重复执行步骤4,直到得到M×N维场景中坐标(αM×N,βM×N)处的幅度值,并将此时得到的M×N维场景中坐标(α1,β1)处的幅度值至M×N维场景中坐标(αM×N,βM×N)处的幅度值,记为最终的SAR图像Sfinal,所述最终的SAR图像Sfinal为M×N维矩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极坐标格式的雷达成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参考信号向量Sref,其表达式为:
Sref=exp(iπγt2),Sref为nrn×1维向量,γ表示调频率,γ=B/Tp,B表示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的带宽,Tp表示雷达发射信号的脉冲宽度,t表示距离快时间,exp为指数函数操作,i为虚数单位,nrn表示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的距离向采样点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极坐标格式的雷达成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距离脉压后的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矩阵,还包括:
所述距离脉压后的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矩阵为nrn×nan维矩阵,并将距离脉压后的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矩阵中距离向的第m个采样点、方位向的第n个采样点处的数据记为S(fm,xn),m=0,1,...,nrn-1,n=0,1,...,nan-1;
其中,fm表示第m个采样点的距离向频率,B为雷达回波信号数据的带宽,△f为距离频域间隔,m=0,1,...,nrn-1,xn表示第n个采样点的方位向时间,L表示为雷达的合成孔径长度,n=0,1,...,na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20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