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31887.6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5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雄;王一良;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12;B32B27/18;B32B27/30;B32B27/40;C08L75/08;C08L83/04;C08K13/02;C08K3/22;C08J9/10;B29B9/06;B29D7/01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泡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泡复合膜包括发泡层以及位于发泡层两侧的热熔胶层以及与热熔胶层贴合的布底层,所述发泡层为TPU发泡层或EVA发泡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发泡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可以达到34‑49Mpa,断裂伸长率可以达到400%以上,层间粘合力可以达到3.5N/mm以上,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柔韧性良好以及良好的耐磨性,层间粘合牢固,不易剥落,并且无毒环保,可用于皮革、服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泡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合成革技术的进步和加工工艺的改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合成革材料,目前市场广为应用的是PU合成革和PVC合成革。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有硫化物、氯化物、苯二甲酸盐、DMF等作为主要溶剂产生的废水废气排放,尽管人们已经回收处理,但很难达到环保要求,造成很大的危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以下简称TPU)作为近年来兴起新型弹性体材料。TPU的环保特性和独特的理化性能让其它高分子材料望尘莫及,随着TPU材料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以及其优异性能的逐步体现,如何利用TPU生产合成革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对象。
CN104611942 A公开了一种TPU物理发泡合成革及其生产工艺和应用,所述TPU物理发泡革,其包括从上而下复合在一起的A面层、B发泡层和C基布层,其中,A面层为由TPU颗粒、润滑剂、色母粒按比例混合干燥后通过挤出流延设备制备的薄膜,B发泡层为将由TPU颗粒、润滑剂、成核剂、色母粒按比例混合干燥后采用流延生产工艺与物理发泡(气体微孔发泡)技术相结合的配置测向进气系统的挤出流延设备生产得到的TPU发泡层,C基布层根据用途为无纺布、机织涤纶布、尼龙布或超纤基布层。虽然该发明得到的TPU物理发泡合成革的力学强度大,但柔性、韧性不佳,耐磨性、环保性等存在不足。
因此,在本领域中期望获得一种韧性、柔性极佳的发泡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泡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发泡复合膜,所述发泡复合膜包括发泡层以及位于发泡层两侧的热熔胶层以及与热熔胶层贴合的布底层,所述发泡层为TPU发泡层或EVA发泡层。
本发明的发泡层具有良好的柔性和韧性,增加材料的舒适感,更好地应用于皮革、服饰,热熔胶层具有强粘性,易于与布底等基材的粘合,因此使得所述发泡复合膜应用时利于与基材的复合。
优选地,所述发泡层的厚度为0.1-60mm,例如0.1mm、0.5mm、1mm、3mm、5mm、8mm、10mm、15mm、18mm、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55mm或60mm,优选1-40mm,进一步优选5-20mm。在本发明中,如果发泡层的厚度过薄,则不利于复合膜柔韧性的改善,如果发泡层的厚度太大,则会影响复合膜的强度性能。
优选地,所述TPU发泡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在所述TPU发泡层的制备原料中,所述发泡剂的用量可以为0.1份、0.5份、1份、3份、5份、8份、10份、15份、18份、20份、23份、25份、28份、30份、33份、35份、38份或40份。
在所述TPU发泡层的制备原料中,所述爽滑剂的用量可以为0.1份、0.5份、1份、3份、5份、8份、10份、15份、18份、20份、23份或25份。
在所述TPU发泡层的制备原料中,所述抗氧剂的用量可以为0.1份、0.5份、0.8份、1份、1.3份、1.5份、1.8份、2份、2.2份、2.5份、2.8份、3份、3.5份、3.8份、4份、4.5份、4.8份或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31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交互智能平板
- 下一篇:带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交互智能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