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8596.1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赛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5 | 分类号: | E04G9/05;B29C69/02;B29C48/40;B29C43/18;B29C43/20;B29L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1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建筑 模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型建筑模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将粒径为2~3mm的PP颗粒送入第一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口,第一双螺杆挤出机将PP颗粒加热在至168℃~180℃,然后呈熔融状挤出并进入第二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口;⑵将玻璃纤维长丝切断为30~50mm后,送入第二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口,第二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中PP与玻璃纤维的重量比为5:(1.8~2.2);⑶玻璃纤维与熔融状PP在第二双螺杆挤出机中均匀混合后从第二双螺杆挤出机的出料口挤出形成PP玻璃纤维混合物,并进入保温缸中暂存;⑷将PP复合层片材的光面朝下放置在压塑机下模的模腔底部,所述PP复合层片材覆盖住下模腔底板且贴合在下模腔底板上;⑸压塑机沿水平导轨平移使压塑机下模来到所述保温缸的正下方;⑹所述PP玻璃纤维混合物经计量泵计量后从所述保温缸的底部定量排出,并落入压塑机下模腔中的所述PP复合层片材上;⑺压塑机沿水平导轨平移使压塑机下模离开所述保温缸的下方,回到合模工位;⑻所述压塑机的上模下行,与下模合模,将PP玻璃纤维混合物压在PP复合层片材上形成塑料模板基材的型坯;所述型坯的四周设有向上延伸的竖壁,所述型坯的上端面设有向上竖起且呈方格状分布的筋板;⑼上模在15~20MPa的压力下保压5分钟,同时上模与下模中分别通入冷却水使型坯冷却定型;⑽上模卸压,然后上模打开并且向上回程,型坯脱离下模并随上模上行;⑾位于上模中的上模顶出缸向下顶出,使型坯脱离上模下落;⑿型坯修边后成为复合型建筑模板成品;
步骤⑷中的PP复合层片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将粒径为2~3mm的PP颗粒与120目的碳酸钙颗粒按重量比5:(2.5~3.5)混合均匀;②将步骤①的原料在片材压塑机上加热至160℃~180℃,并压制出厚度为0.5mm的PP混合料薄片;③在热的PP混合料薄片上表面复合纯PP膜,同时在PP混合料薄片下表面复合无纺布,得到PP复合层片材,然后将PP复合层片材冷却至常温;其中纯PP膜的厚度为0.03~0.05mm,无纺布的克重为4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建筑模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⑻与步骤⑼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位于上模中的抽芯缸动作在型坯四周的竖壁中上部形成沿周向分布的模板连接孔,然后抽芯缸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建筑模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③中在热的PP混合料薄片上复合纯PP膜和无纺布在三辊压延机上进行,所述三辊压延机包括叠置的三根轧辊,三根轧辊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其中上、下轧辊顺时针旋转,中轧辊逆时针旋转,PP混合料薄片自左向右沿水平面从中轧辊与下轧辊之间进入,依次绕包中轧辊和上轧辊后向右前进;无纺布自右向左沿水平面从下轧辊的下方进入,绕包下轧辊后贴合在PP混合料薄片的下表面,然后共同绕包中轧辊和上轧辊;纯PP膜自上而下进入中轧辊与下轧辊之间,贴合在PP混合料薄片的上表面并共同绕包中轧辊和上轧辊,上轧辊的右侧设有冷却筒,所述PP复合层片材绕包所述冷却筒后向右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赛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赛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5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型钢边框木模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智能温控混凝土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