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相应用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8131.6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0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冯雪雪;孙磊;乌铁蕾;钟世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67/06 | 分类号: | C08F267/06;C08F222/14;C08F2/48;C08F222/32;C08J9/26;B01J20/2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应 表面 分子 印迹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相应用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将包含MOGs、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引发剂的溶液聚合,随后经洗涤、干燥得到所述的大孔载体;大孔载体与光引发剂反应,洗涤、干燥得到表面有光引发剂的大孔载体;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预组装,随后与交联剂和处理后的大孔载体混合,光照聚合后洗涤、脱除模板分子,干燥后得到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20~30)。本发明采用MOGs作为致孔剂制得的大孔材料作为载体,协同配合于所述高投加比例的交联剂,可制得具有模板分子识别选择性好、吸附量大、吸附和解吸速度快的“表面”分子印迹材料SMIPs。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印迹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在水相中应用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s,MIPs)是上世纪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仿生分子识别材料,是在模板分子(待识别的目标分子)存在下制备的高度交联的聚合物,首先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通过共价或非共价键预组装形成复合物,然后在交联剂存在下引发聚合,最后从聚合物中除去模板分子,在高度交联的聚合物结构中,留下与模板分子在大小、形状和基团分布等方面都互补匹配的印迹空穴,即印迹位点,随后能够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样品溶液中的模板分子。MIPs制备方法简单,具备优异的分子识别性能,还具有化学、热和机械稳定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分离、分析、催化等领域。
现有技术主要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MIPs(①CN201510143955.7,②Wan-li Yang,et al.,J Polym Res,2014,21:383),是传统的MIPs制备方法,采用的是不可控的自由基引发聚合机制,自由基聚合具有“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的特点,聚合反应的速度和进程不可控制,得到的产物是一块快的固体,需要经过研磨破碎。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模板分子容易被包埋在内部,无法洗脱,导致印迹位点少,印迹效率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随后发展起来了表面分子印迹技术(Surface Molecular Imprinted Polymers,SMIPs),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使印迹空穴分布在材料的表面上,减少包埋现象,获得的印迹位点多,且目标分子容易结合和解吸。目前制备SMIPs利用的都是载体的外表面,受载体外表面积的限制,一定条件下获得的印迹位点数量有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模板分子包埋严重,处理时间长,材料接触角大,难于水相中使用、实用性差等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相应用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印迹因子大,吸附和解吸速度快,吸附量大,选择性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为解决现有技术遇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人尝试采用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SMIPs)来解决模板分子包埋的问题,并独创性地尝试将大孔载体的内、外表面都作为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生长附着表面,本发明深入研究后终于发现,采用有机金属凝胶(MOGs)为致孔剂制备的大孔材料作为载体,协同控制于SMIPs制备过程中交联剂的合适比例,可出人意料地制得可在水相中应用的、吸附量大、吸附/解析速度快、选择性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本发明的制备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相应用的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大孔载体制备:
将包含MOGs、单体A、交联剂B和引发剂的溶液聚合,随后经洗涤、干燥得到所述的大孔载体;
步骤(2):大孔载体表面接连光引发剂
大孔载体与光引发剂反应,洗涤、干燥得到表面有光引发剂的大孔载体;
步骤(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8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