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风大温差环境下输电铁塔紧固件轴力实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25603.2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余虹云;马恒;李瑞;钱科;高义波;陈玲;朱志华;钱苗;李周选;金燮飞;韦一力;杨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24 | 分类号: | G01L5/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001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风 温差 环境 输电 铁塔 紧固 件轴力 实时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风大温差环境下输电铁塔紧固件轴力实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现有电力用铁塔上采用的紧固件需要对紧固件进行轴力试验,现有紧固件试验时均为未安装时的轴力试验,而不能对紧固件安装使用时的轴力进行检测,且安装后的紧固件需要面对安装环境的影响,如风力和温度变化对紧固件轴力的邮箱,操作人员不能对紧固件的轴力变化进行实时读取,当紧固件出现损坏时操作人员不能及时的更换,安全性能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大风大温差环境下输电铁塔紧固件轴力实时检测方法,解决现有不能实时读取大风大温差环境对紧固件轴力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大风大温差环境下输电铁塔紧固件轴力实时检测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安装在输电铁塔上紧固件实时轴力的数据信号,并同时获取输电铁塔现场实时风速的数据信号和实时温度的数据信号;
步骤二:存储步骤一分别获取的数据信号,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数据信号发送至数据接收装置内;
步骤三:实时显示经数据接收装置解析后的数据信号,并对数据信号进行研究和分析。
优选的,步骤一中的紧固件实时轴力的数据信号通过第一数据采集组件测量,实时风速的数据信号和实时温度的数据信号通过第二数据采集组件测量,第二数据采集组件设置在第一数据采集组件上,能实现紧固件实时轴力的数据信号、输电铁塔现场实时风速的数据信号和实时温度的数据信号的同时性,防止数据信号的干扰,能快速的读取某一温度和某一风速下紧固件实时轴力的数据信号,有利于分析,将第二数据采集组件设置在第一数据采集组件上,能减少整体的安装空间,提高整体的安装强度,防止在大风大温差环境下的损坏,提高测量的准确率。
优选的,第一数据采集组件包括支架,支架固定连接在输电铁塔上,支架上设有供电组件,供电组件分别与第一数据采集组件、第二数据采集组件相连,通过支架实现了第一数据采集组件固定安装在输电铁塔上,安装拆卸方便,连接可靠,且能根据不同的输电铁塔对支架进行调节安装,供电组件的设置,能保证第一数据采集组件和第二数据采集组件的连续稳定工作,保证实时检测。
优选的,第一数据采集组件包括第一数据采集模块和称重传感器,第一数据采集模块内设有连接电路,且连接电路呈全桥方式设置,连接电路上连接有四个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套设在紧固件上,第二数据采集组件包括第二数据采集模块、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第二数据采集模块相连,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支架上,通过称重传感器将紧固件的轴力力学信号转变成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然后通过第一数据采集模块对电信号进行采集,将称重传感器套设在紧固件上,提高检测效果,防止称重传感器的损坏,且四个称重传感器能提高检测的效率,通过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对输电铁塔的风速和温度进行测量,然后通过第二数据采集模块对数据信号进行采集,有利用步骤二中对数据信号的存储。
优选的,支架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有横板,风速传感器设置在横板的一端,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横板的另一端,能根据不同环境下的紧固件调整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在支架上的位置,提高检测质量,将风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固定在横板的两端,能保证横板的平稳性。
优选的,第一数据采集组件包括壳体和保护壳,保护壳设置在壳体上,壳体设置在支架上,壳体内设有隔板,壳体依靠隔板分隔成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第一数据采集模块设置在第一放置腔内,第二数据采集模块竖直在第二放置腔内,安装拆卸方便,第一数据采集模块和第二数据采集模块的统一设置,避免了户外天气环境的影响。
优选的,保护壳的底端设有与壳体相配合的凸台,凸台上设有密封圈,且保护壳上设有密封垫,连接时,通过壳体挤压密封垫实现保护壳与壳体连接的轴向密封,密封圈实现保护壳与壳体连接的径向密封,提高了密封性能,防止雨水或其他杂质进入壳体内,提高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未经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所;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5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