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轮廓点ORB特征匹配的无纹理空间目标姿态估计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22683.6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79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鹏;姜志国;张鑫;赵丹培;谢凤英;罗晓燕;尹继豪;史振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06K9/62 |
代理公司: | 11465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轮廓 orb 特征 匹配 纹理 空间 目标 姿态 估计 算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轮廓点ORB特征匹配的无纹理空间目标姿态估计算法,属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三维模型先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投影图像轮廓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利用ORB特征匹配和颜色索引建立从输入图像到目标三维模型的2D‑3D特征对应关系,并利用匹配误差构造置信概率矩阵,提出加权的正交投影算法解算无纹理空间目标的六自由度姿态参数。ORB特征提高了轮廓点匹配的准确性并且在初始姿态相对真实姿态有较大偏移的情况下仍具有一定的鲁棒性;本发明充分发掘建立2D‑3D对应关系子问题与解算姿态参数子问题之间的联系,利用匹配误差构造置信概率矩阵作为解算姿态参数的先验信息,避免了使用RANSAC算法剔除误匹配点,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立体视觉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轮廓点ORB特征匹配的无纹理空间目标姿态估计算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学成像系统在空间目标上的应用能十分广泛,许多实际功能如自动交会对接、在轨自服务等都需要确定空间目标的姿态参数,因此将姿态估计方法应用于空间目标是有迫切需求的。另一方面,随着高质量光学成像系统的快速发展,包含更多空间目标细节信息的图像数据可以用来作为姿态估计的输入,有利于提高姿态估计的精度。
完整的姿态估计方法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确定从输入图像到目标三维模型的特征对应关系,然后基于对应关系对投影误差函数进行优化实现对目标姿态参数的估计。对于后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很多有效的算法;而针对于前一问题,即如何确定输入图像到目标三维模型的特征对应关系,目前的姿态估计算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基于几何的方法直接将姿态估计问题分为两个子问题,首先通过提取特征点、特征线或是特征区域,在二维图像和三维模型之间以特征匹配的方式建立对应关系,再基于得到的对应关系进行姿态参数的估计。这类方法只适用于一些限定的应用场景,而在无约束的三维环境下,没有哪一种特征提取算子是完全稳定和可靠的。(2)基于表观的方法借助于图像识别的方式来回避建立2D-3D特征对应关系的问题。该类方法预先生成一些目标三维模型不同姿态下的投影图像,然后以某种标准计算输入图像与预先生成的投影图像的相似度,以相似度最高的投影图像所对应的姿态作为目标的姿态结果。这类方法可以粗略地估计姿态参数,但由于不存在严格的投影对应关系方程,因此无法得到目标姿态参数的准确估计值,而且预先生成的投影轮廓数量会随着姿态估计参数精度要求的提高而呈指数级增长。 (3)迭代方法采用迭代机制来同时确定特征对应关系并估计姿态参数。与前两类方法对比,第三类方法的优势在于不依赖于特征提取算子的能力并且不需要预先生成大量投影图像,因此也是目前姿态估计问题研究的热点。但采用迭代机制的方法也有共同的缺点就是会受到算法收敛速度和收敛半径的限制,并且初始值往往对算法效果影响较大。
因此,如何提高姿态参数的计算精度以及提高计算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实现空间目标姿态估计。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轮廓点ORB特征匹配的无纹理空间目标姿态估计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输入空间目标的三维模型和待估计姿态下所成的单目图像;其中三维模型中包含空间目标的顶点坐标以及结构信息,输入的单目图像为灰度图像;
步骤2、根据三维模型确定在不同视角下的空间目标投影图像库;
步骤3、从空间目标投影图像库中选出与输入图像最相似的投影图像集合,即最相似图集;
步骤4、对输入图像和最相似图集中的投影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提取轮廓;
步骤5、基于轮廓点的ORB特征匹配建立输入图像轮廓和最相似图集中投影图像轮廓之间的2D-2D点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22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