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2837.3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5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周豪宏;刘修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凯赛(太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N15/60;C12N15/70;C12N15/74;C12N1/21;C12P13/08;C12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于宝庆;崔香丹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赖氨酸 脱羧酶 突变体 及其 应用 | ||
1.一种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具有相对于野生型赖氨酸脱羧酶或其来源的赖氨酸脱羧酶母体而言降低的赖氨酸脱羧酶活性,其中所述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包含选自N84E、D470C、D330E的1个、2个或3个的氨基酸取代修饰,或选自N84Q、D470C、D330E的1个、2个或3个的氨基酸取代修饰,其中所述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来源的赖氨酸脱羧酶母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具有相对于野生型赖氨酸脱羧酶或其来源的赖氨酸脱羧酶母体13%~72%的赖氨酸脱羧酶活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具有相对于野生型赖氨酸脱羧酶或其来源的赖氨酸脱羧酶母体46%~64%的赖氨酸脱羧酶活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为大肠杆菌来源的赖氨酸脱羧酶,其中野生型赖氨酸脱羧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野生型赖氨酸脱羧酶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中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6、8或10所示。
6.一种多核苷酸,其编码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核苷酸,其中所述多核苷酸的序列如SEQ ID NO:3、5、7或9所示。
8.一种重组质粒,其包含有效连接其中的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核苷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质粒,其中所述重组质粒为重组表达质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组质粒,其中所述重组质粒为pUC或pBR322质粒或其衍生质粒。
11.一种重组细胞,其包含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核苷酸或权利要求8到10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质粒。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重组细胞,其中所述重组细胞为微生物。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组细胞,其中所述重组细胞为大肠杆菌(
14.一种L-赖氨酸生产菌株,其能够生产L-赖氨酸并含有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核苷酸或权利要求8到10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质粒。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L-赖氨酸生产菌株,其中所述生产菌株为微生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L-赖氨酸生产菌株,其中所述生产菌株为大肠杆菌或蜂房哈夫尼菌。
17.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核苷酸、权利要求8到10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质粒、权利要求11到13任一项所述的重组细胞和/或权利要求14到16任一项所述的L-赖氨酸生产菌株。
18.一种生产1, 5-戊二胺的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核苷酸、权利要求8到10任一项所述的重组质粒、权利要求11到13任一项所述的重组细胞和/或权利要求14到16任一项所述的L-赖氨酸生产菌株进行。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生产1, 5-戊二胺的方法,其使用权利要求14到16任一项所述的L-赖氨酸生产菌株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凯赛(太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BT美国公司;凯赛(太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28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