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锚索和钢支撑围护结构的装配式车站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5904.9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0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甄敬斌;陈建;郭明华;胡原生;李宏达;刘鑫;任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0 | 分类号: | E02D29/0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徐娟 |
地址: | 100023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站 现浇 基坑 施工 拼装 钢支撑 装配段 装配式 台车 围护结构 边墙块 底板块 围护桩 锚索 封顶 开挖 底板 向前移动 组装段 平条 围护 预留 组装 地质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锚索和钢支撑围护结构的装配式车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围护桩的作业施工,在围护桩围护区域内的现浇段处开挖现浇段基坑;在现浇段基坑内制得现浇段底板;在装配段处开挖装配段基坑,在装配段基坑内从现浇段边缘开始向前预留14m作为台车组装段;施做精平条带,进行车站底板块的拼装施工,直至长度达到14m;进行台车的组装工作;进行车站边墙块和车站封顶块的拼装工作;继续进行车站底板块的拼装工作,钢支撑,然后推动台车向前移动,继续进行车站边墙块和车站封顶块的拼装工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地质复杂的地区也能实现装配式车站的施工,不但缩短了施工时间,也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采用锚索和钢支撑围护结构的装配式车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预制装配式车站一般在繁华的城市中心施工,主要特点就是车站开挖完成后快速拼装,缩短基坑暴露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占路时间。
传统的地铁车站装配台车的施工方法是:传统的装配式车站两头风道位置为混凝土现浇结构施工,中间为装配式结构,现浇段的围护结构为常用的围护桩+钢支撑的形式,装配段的围护结构为围护桩+锚索的形式,基坑开挖完成后,在装配段施工精平条带,待强度满足要求后将车站底板块拼装完7环(达到台车使用长度),然后安装装配式台车,台车安装完成后进行车站边墙块和车站封顶块的后续拼装施工。
传统的地铁车站装配台车的施工方法缺点是:1)锚索施工对地层的适应性差;2)当地层含水量大时,锚索的摩擦力会减小,锚索的应力损失影响基坑安全;3)在粉质粘土层中浆液与地层的连接性差,无法保证锚索的拉拔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采用锚索和钢支撑围护结构的装配式车站施工方法,缩短了施工时间,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采用锚索和钢支撑围护结构的装配式车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围护桩的作业施工,待围护桩的强度达到要求后,在若干围护桩围护区域内的现浇段处开挖现浇段基坑,待现浇段基坑开挖至钢支撑施工标高处后及时在围护桩上进行钢支撑施工,待钢支撑架设完成后继续进行现浇段基坑的开挖,直至现浇段基坑开挖完成;
S2在现浇段基坑内进行防水、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施工,以制得现浇段底板;
S3在若干围护桩围护区域内现浇段前侧的装配段处开挖装配段基坑,并待装配段基坑开挖至锚索标高处对围护桩进行锚索施工,在装配段基坑内从现浇段边缘开始向前预留14m作为台车组装段,并待装配段基坑开挖至钢支撑标高处后对位于台车组装段前侧的围护桩进行钢支撑施工,直至装配段基坑开挖完成;
S4待装配段基坑开挖完成后铺设混凝土以施做精平条带,待精平条带硬度符合要求后在台车组装段内进行车站底板块的拼装施工,直至车站底板块拼装长度达到14m;
S5在车站底板块的顶部进行台车的组装工作;
S6待台车组装完成后,进行车站边墙块和车站封顶块的拼装工作,并且保证车站边墙块的拼装长度比车站底板块的拼装长度短2m以及车站封顶块的拼装长度比车站边墙块的拼装长度短2m,然后使位于车站封顶块左右两侧张拉牛腿处的混凝土支座与围护桩相连以支撑车站封顶块;
S7继续进行车站底板块的拼装工作,同时依次拆除装配段基坑内的钢支撑,然后推动台车向前移动,以继续进行车站边墙块和车站封顶块的拼装工作,并且保证车站边墙块的拼装长度比车站底板块的拼装长度短2m,保证车站封顶块的拼装长度比车站边墙块的拼装长度短2m,以及保证车站封顶块距离未拆除的钢支撑之间的距离不超过8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地铁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9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机油品质在线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相变保温隔热吸湿型建筑外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