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撞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5209.2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泉州南飞鸟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32;B64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 ||
1.一种防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主体(100),其包括处理器和第一通信模块;
机翼部(200),其包括翼杆(201)、螺旋翼(210)、翼电机(211);
云台(300),其上端与所述机身主体(100)固定;
摄像头(400),其上端与所述云台(300)下端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遥控器无线连接,并且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翼电机(211)的电源模块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机身主体(100)开设有杆通孔(110),所述机身主体(100)内设有导向筒(101),所述导向筒(101)的开口处与机身主体(100)的杆通孔(110)处连接,所述导向筒(101)内设有沿其移动的所述翼杆(201),所述导向筒(101)的靠近所述杆通孔(110)处设有第一限位环(102),所述翼杆(201)的远离螺旋翼(210)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环(202),所述第一限位环(102)能够与第二限位环(202)卡接,所述导向筒(101)自外向内由上向下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101)的开口处与机身主体(100)的杆通孔(110)处铰链连接,所述导向筒(101)的端部通过主动保护部(500)与机身主体(100)的内部连接,所述主动保护部(500)包括第一滑杆(501)、弧形板(502)、第一销体(504)、第一杆体(505)、第二杆体(506)、第一弹簧(507)、第一轴(508)、第一棘齿轮(509)、第二棘齿轮(510)、第二滑杆(511)、第一导轨(512)、第二弹簧(513),
所述导向筒(101)的远离所述螺旋翼(21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套装有第一滑杆(501),所述第一滑杆(501)的一端与所述翼杆(201)的端部固定,所述第一滑杆(501)得到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板(502)的下部的内表面搭接,所述第一滑杆(501)与导向筒(101)同轴设置,所述弧形板(502)的中部与所述机身主体(100)铰链连接,所述弧形板(502)内表面朝向所述第一滑杆(501),所述弧形板(502)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长圆孔(503),所述第一长圆孔(503)内设有沿其移动的第一销体(504),所述第一销体(504)与所述第一杆体(505)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一杆体(505)为纵向设置,所述第一杆体(505)的中部与第二杆体(506)的右端固定,所述第二杆体(506)的中部与机身主体(100)铰链连接,所述机身主体(100)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弹簧(507)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一弹簧(507)的下端与所述机身主体(100)固定;
所述第一杆体(50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棘齿轮(509)卡接,所述第一杆体(505)能够阻止第一棘齿轮(509)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棘齿轮(509)与第一轴(508)固定,所述第一轴(508)与第二棘齿轮(510)固定,所述第一轴(508)通过轴承与所述机身主体(100)连接,所述第二棘齿轮(510)与第一棘齿轮(509)的齿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滑杆(511)的上端通过挂钩与所述第二棘齿轮(510)的齿连接,所述第二滑杆(511)沿所述第一导轨(512)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滑杆(511)的下端与第二弹簧(513)的上端固定,所述第二弹簧(513)的下端与所述机身主体(100)固定,所述第二滑杆(511)的下端与所述导向筒(101)的上表面通过第三弹簧连接,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滑杆(511)的下端固定,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导向筒(101)的上表面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100)为倒圆台形,所述翼杆(201)与所述机身主体(100)的径向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100)为倒圆台形,每个所述翼杆(201)均与所述机身主体(100)的径向方向呈15°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撞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100)内设有主动抵抗部(600),所述主动抵抗部(600)包括第一棍体(601)、第二棍体(602)、半圆板(603)、第一铰链(604)、第五棍体(605)、第六导轨(606)、第一弹性体(611)、第二弹性体(612)、第三弹性体(613),
所述第一棍体(601)纵向设置,其下端与所述第二棍体(602)的中部固定,所述第二棍体(602)为横向设置,其中部与所述机身主体(100)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棍体(601)的靠近所述机身主体(100)的侧面与在未碰撞状态下的第一滑杆(501)的远离螺旋翼(210)的一端接触;
所述第二棍体(602)的远离所述机身主体(100)的外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体(611)的右端固定,所述第一弹性体(611)的左端与所述机身主体(100)固定,所述第一弹性体(611)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二棍体(602)的靠近所述机身主体(100)的外部的一端与所述半圆板(603)的直线形端面的上端搭接,所述半圆板(603)的上部通过第一铰链(604)与所述机身主体(100)铰链连接,所述半圆板(603)的弧形端面的中部与第二弹性体(612)的左端固定,所述第二弹性体(612)的右端与所述机身主体(100)固定,第二弹性体(612)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半圆板(603)的直线形端面的下端与通过挂钩与所述第五棍体(60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棍体(605)的另一端配置在所述机身主体(100)外侧,所述机身主体(100)内设有横向设置的第六导轨(606),第五棍体(605)沿所述第六导轨(606)横向移动,所述第五棍体(60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弹性体(613)的右端固定,所述第三弹性体(613)的左端与所述机身主体(100)固定,所述第三弹性体(613)处于压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泉州南飞鸟鞋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泉州南飞鸟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2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