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跟随行李箱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5190.1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旭;陈玉洁;林华;余昊坤;易于琪;戴煌昊;王永伟;周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H04W4/029;A45C5/14;H04W4/8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钱文斌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跟随 行李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跟随行李箱组,包括引导行李箱和跟随行李箱,所述跟随行李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转轴与放置在箱体内底部的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电机通过驱动模块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设置在箱体正面的距离检测装置相连;所述距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跟随行李箱与引导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器根据距离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距离控制驱动模块驱动电机,实现驱动轮的差速行进达到转弯和直走的动作控制,使所述跟随行李箱紧跟引导行李箱行进。本发明使得行李箱能够自动跟随在前的行李箱行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李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跟随行李箱组。
背景技术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特殊重要的服务部门,过去我国大多数交通运输业的设计作品在“行”这方面对人自身的空间移动关注较多,如今有更多的作品针对随人而行的行李展开了富有创设性的研究。在外出办公、游玩时,常出现行李件数过多,体积巨大,难以携带的情况,使用者需时刻操心,提防遗失。传统行李箱给使用者带来了不少困扰,行李箱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需要重新规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跟随行李箱组,使得行李箱能够自动跟随在前的行李箱行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跟随行李箱组,包括引导行李箱和跟随行李箱,所述跟随行李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转轴与放置在箱体内底部的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电机通过驱动模块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设置在箱体正面的距离检测装置相连;所述距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跟随行李箱与引导行李箱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器根据距离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距离控制驱动模块驱动电机,实现驱动轮的差速行进达到转弯和直走的动作控制,使所述跟随行李箱紧跟引导行李箱行进。
所述距离检测装置为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有多个,并在箱体正面排成一行,一行红外传感器下还设置有一个红外传感器,其中,单独设置在一行红外传感器下的红外传感器的检测距离最短,一行红外传感器中越靠近中间的红外传感器检测距离越长。
所述跟随行李箱的箱体为对开式箱体;所述对开式箱体的两个半箱体中,一个半箱体下设置有所述驱动轮,另一个半箱体下设置有万向轮。
所述跟随行李箱的箱体上还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与万向轮位于同一个半箱体上。
所述跟随行李箱的箱体的侧面还设置有蓝牙模块和蜂鸣器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和蜂鸣器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所述蓝牙模块还与用户的移动终端相连,用于定位用户与跟随行李箱的距离,所述控制器在距离超过设定的阈值范围时控制蜂鸣器模块进行报警。
所述跟随行李箱的箱体上还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
所述箱体内底部设置有电机支座,所述电机支座用于固定电机;所述驱动模块和控制器放置于电机支座上。
所述引导行李箱的尺寸大于跟随行李箱的尺寸,且内部能够容纳跟随行李箱。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监测控制救援无人车的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智能小车的循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