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5092.8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0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汤彬;范呈寨;吴聪;叶挺攀;林丽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兴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倪志华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道路 排水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排水井,排水井的井口处安装有格栅组件;所述格栅组件为圆筒状,格式组件横卧于排水井的井口处;所述格栅组件部分高出排水井的井口设置;所述排水井的井口边沿靠近机动车道以及非机动车道的一侧均设有凹陷的容置槽,容置槽朝向井口的一侧与井口相连;容置槽与井口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框;过滤网框与格栅组件的表面间隙配合;所述格栅组件包括有中心轴以及连接于格栅组件外圈与中心轴之间的叶片,中心轴转动连接于排水井的内壁;叶片位于格栅组件轴向的两端设有镂空处。本发明具有不易堵塞,排水效果稳定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市政道路的排水结构通常在道路的两侧设置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的排水井,排水井的开口处安装排水格栅。雨天时,市政道路上的积水以及两侧的非机动车道的积水汇流至排水格栅处,排入市政排水系统。
但在降水量较大时,地表径流容易卷带地表垃圾流至排水格栅处,地表垃圾容堵塞排水格栅,减弱的排水格栅的排水量,容易引起路面积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结构,具有不易堵塞,排水效果稳定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的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排水井,排水井的井口处安装有格栅组件;所述格栅组件为圆筒状,格式组件横卧于排水井的井口处;所述格栅组件部分高出排水井的井口设置;所述排水井的井口边沿靠近机动车道以及非机动车道的一侧均设有凹陷的容置槽,容置槽朝向井口的一侧与井口相连;容置槽与井口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框;过滤网框与格栅组件的表面间隙配合;所述格栅组件包括有中心轴以及连接于格栅组件外圈与中心轴之间的叶片,中心轴转动连接于排水井的内壁;叶片位于格栅组件轴向的两端设有镂空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雨水伴随垃圾汇流至格栅组件处时,
在格栅组件两侧设置的容置槽可以用于留置较大一部分垃圾,垃圾容置于容置槽中,雨水可通过过滤网框排入排水井中从而进入市政排水系统。并且格栅组件为横卧的圆筒状设置,并部分高出排水井的井口设置,相比传统水平设置的格栅结构,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格栅组件的进水口的面积,提高了排水能力,且垃圾通常位于底部,不易堵塞格栅组件的上侧,提高了排水性能。
另外,格栅组件安装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机动车道行人较少,存蓄的垃圾较少;非机动车道则容易存有较多垃圾,当格栅组件位于非机动车道的一侧附着较多垃圾时;非机动车道一侧往排水井中的进水量减少,相对而言;机动车道一侧的进水量会较大一些。在机动车道一侧进水量较大时,雨水冲刷至叶片上,使得格栅组件产生旋转,垃圾伴随格栅组件转动至机动车道一侧并被过滤网框刮落,落于机动车道一侧的容置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有效的降低垃圾对格栅组件的影响,使得格栅组件不易被垃圾堵塞,排水性能更加稳定;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城市市政道路雨天积水的情况,具有积极意义。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框的顶部至容置槽的底部之间为凹陷的弧形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垃圾被过滤网框刮落时,通过过滤网框弧形的结构便于垃圾滑落至容置槽的底部,不易存留在格栅组件周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槽侧壁设有供过滤网框朝远离格栅组件一侧滑动的滑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过滤网框朝远离格栅组件的一侧滑动,可将容置槽中的垃圾收拢在一起,便于清洁工人统一清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为工程塑料制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采用工程塑料制成,具有结构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兴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兴海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漏
- 下一篇:一种适应降雨量的多功能雨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