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质量一致性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2057.0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0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孙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江联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唐维铁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 一致性 控制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质量一致性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当前工序的质量特征参数目标值和当前工序的其它现场采集数据获得当前工序的工艺参数预测值;利用当前工序的所述工艺参数预测值进行产品生产从而控制当前工序的质量特征参数值;根据产品质量特征参数期望值、所有已完成工序的质量特征参数值以及所有未完成工序的历史质量特征参数值获得下一工序的质量特征参数目标值。本发明可以实时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一致性以及产品质量一致性进行控制,并且对操作者的知识水平要求不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工序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工序质量一致性控制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一种质量一致性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国防军工制造行业,以及汽车、电力、能源、电子装备等精密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现有的质量控制方法不能有效地实时监控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稳定性,不能对生产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可能出现的质量一致性进行实时预警,从而无法最终实现对产品质量一致性的控制。
当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一致性的控制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产品/工序质量与设计质量之间的一致性(或者叫吻合程度)。
2)同一批次产品/同一工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指标的相同程度。
3)按照同样条件生产的不同批次产品之间质量特性的相同程度。
目前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国防军工制造行业,以及汽车、电力、能源、电子装备等精密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在单工序作业时,与该工序相关的多个工艺参数、原料参数均在合格范围内,但由于各参数间互相影响到原因导致最终该工序的产出品是不合格的或一致性较差。
2)在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的产出都是合格的,但最终产品虽然合格,但不同批次之间的一致性较差。
当前各相关技术人员主要是从生产过程中的人(技能、素质)、机(设备维护管理)、材料、法(工艺、规程)、环境、测(测量方法、标准)的单项管理以及生产后的产品质量检验、统计分析等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管控。具体的实现方式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引入诸如统计过程控制、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等质量管理工具来进行产品的质量一致性控制。
多数质量管理工具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生产过程文件规范性、流程规范性,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以及为企业培养一种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思考模式,从而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保证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一致性。
因此,统计过程控制等统计工具是利用数理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关键工序的某个特定指标进行监控,当发现关键指标波动时进行预警,以保证关键指标在生产过程处于统计受控状态,最终达到控制产品质量一致性的目的。
然而,通过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以及为企业培养一种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思考模式,从而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的方法在实质上并没有直接涉及产品本身的质量控制。这种方法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企业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相关人员的知识水平等。主要缺点如下:
1)通过管理方法间接控制产品质量一致性,而不是通过分析工艺参数直接控制产品质量一致性;
2)对企业管理人员知识结构、管理水平要求很高,不同人员对质量管理方法的理解不同,质量管理效果差别很大;
3)在生产结果出来之前无法预测最终结果,只能在出现问题后进行分析,以实现在后期生产过程中避免该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江联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江联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2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及其制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新型颌面部术后降温消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