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包晶钢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0812.1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国;岳长青;康利明;史文义;王海明;刘莉;张辉;乔通;陆斌;王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12;C21D1/18;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王冠宇 |
地址: | 01400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包晶钢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包晶钢及其制造工艺。所述高强度包晶钢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组成如下:C 0.10‑0.16%,Si 0.25‑0.50%,Mn 1.6‑1.9%,P≤0.018%,S≤0.0025%,Nb 0.050‑0.080%,V 0.050‑0.080%,RE 0.0010‑0.0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度包晶钢具有Mn/S高,碳当量低、焊接敏感指数低,生产工艺成本低,坯壳表面质量良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包晶钢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含碳量为0.08%~0.17%的碳钢从液相冷却到1495℃时发生包晶反应,δFe(固体)+L(液体)→γFe(固体)。由于发生δFe+L→γFe转变时,线收缩系数为9.8×10-5/℃,而未发生包晶反应的δFe线收缩系数为2×10-5/℃。因此包晶反应时线收缩量较大,坯壳与结晶器器壁容易形成气隙,气隙的过早形成会导致收缩不均和坯壳厚度不均,在薄弱处容易形成裂纹,容易发生漏钢事故和铸坯表面质量缺陷,是连铸生产中较难连铸的钢种之一。当δ—铁素体转变成γ-奥氏体并随后冷却时,硫的溶解度下降,就形成了共晶薄膜,这个事实证明了洁净钢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于铸造包晶级的钢,为了连铸顺行,又十分经济,而且得到高质量的铸坯和最终成品更是如此。为改善亚包晶钢高速浇铸时的表面质量,从过热度、锰硫比、拉速、铜板温度、平均热流和保护渣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将锰加到钢中,显著地降低了硫在铁中的溶解度,在铁中0.37%的锰就能使硫在1300℃的奥氏体中的溶解度降低10倍左右。含锰钢的热脆性(HB)由于对硫化物成分,形状和物理性能的影响而降低。钢中的锰含量愈高,它在硫化物中存在得愈多,则硫化物的熔点愈高,其尺寸也愈小。硫化物在钢中起应力集中源的作用。尺寸愈大,在同样的应力(热应力,收缩应力等)下,连铸时钢坯开裂和漏钢的可能性也愈大。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Mn/S比大于50就被认为足以防止热脆。当前各领域对钢的质量要求很高,并且需要增加连铸的经济效益,对包晶钢的Mn/S比已提高到大于180。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包晶钢及其制造工艺。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包晶钢,其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组成如下:C 0.10-0.16%,Si 0.25-0.50%,Mn 1.6-1.9%,P≤0.018%,S≤0.0025%,Nb 0.050-0.080%,V0.050-0.080%,RE 0.0010-0.003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地,其化学成分中Mn/S>60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高强度包晶钢的制造工艺,其包括:将钢坯依次进行加热、轧制和热处理;其中,
加热温度为1200-1250℃,加热时间≥200分钟,均热时间≥30分钟;开轧温度为1180-1230℃,精轧温度小于1050℃,终轧温度850-890℃;Acc终冷温度520-620℃;热处理工艺为:淬火温度为880-950℃,回火温度为470-530℃。
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度包晶钢具有Mn/S高,碳当量低、焊接敏感指数低,生产工艺成本低,坯壳表面质量良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包晶钢及其制造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08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飞轮加工的非标刀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避免整体更换的固定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