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凸棒牙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0560.9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9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胡睿;顾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94 | 分类号: | A61K8/9794;A61K8/9789;A61K8/9728;A61K8/23;A61K8/26;A61Q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闫艳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凸 牙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理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凸棒牙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牙渍,又称牙垢,指附着在牙齿表面的污渍,主要是外源性的色素沉着。通常日常生活的习惯引起的,例如长时间的吸烟、喝茶、喝咖啡等都是引发牙渍的根源。牙渍不但影响牙齿的美观,而且针对牙渍的存在还会给牙齿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此外,口腔疾病首位的牙龈红肿疼痛、口臭受关注较少。引起牙龈红肿、疼痛、口臭的原因很多,其中以牙龈炎最为常见。牙龈炎是人体常见和多发牙病,牙齿蚀损,牙齿肿胀,甚至溃烂出血,影响牙齿功能,出现口臭。出现如此病损不但使咀嚼能力降低,影响消化功能,且有碍于美观和社交活动。目前,临床上治疗牙龈炎多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同时配合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如口服灭滴灵、四环素等。但是全身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耐药性等不良后果。因此,可以采用中草药制成的牙粉来去除牙渍和治疗牙龈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凹凸棒牙粉及其制备方法,该牙粉通过加入良好吸附和粘结性能的凹凸棒土和多种中草药成分,能够有效地去除牙渍和治疗牙龈炎,使口腔清洁、气味良好,毒副作用小。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凹凸棒牙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凹凸棒土10-18份、黄芪15-20份、白术5-10份、紫珠叶2-8份、金银花10-20份、莪术3-6份、石斛1-5份、淡竹叶2-6份、茯苓3-8份、甘草15-25份、大蓟1-3份、天花粉2-6份、麦冬5-12份、薄荷1-3份、生石膏5-10份。
进一步的,所述牙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凹凸棒土15份、黄芪16份、白术6份、紫珠叶5份、金银花15份、莪术5份、石斛3份、淡竹叶2份、茯苓5份、甘草20份、大蓟2份、天花粉5份、麦冬10份、薄荷3份、生石膏6份。
上述凹凸棒牙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凹凸棒土送入筛网筛除粒径2mm以上的杂质,再加入盛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静置10-20分钟,离心分离3-5分钟,过滤后滤饼在40-50℃烘箱干燥1-2小时,得到提纯的凹凸棒土;
(2)称取黄芪、白术、莪术、天花粉、麦冬,筛除泥土杂质后,清水洗净,切成厚1-3mm的切片;称取紫珠叶、金银花、石斛、淡竹叶、茯苓、甘草、大蓟、薄荷,筛除泥土杂质后,清水洗净,切成长条状;上述中草药混合后在40-50℃烘箱干燥30-40分钟;
(3)干燥后的中草药粉碎并过100-20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加水煎煮提取,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静置后取上清液减压浓缩得到清膏,加入提纯后的凹凸棒土、生石膏,搅拌20-30分钟后,送入超细磨粉机磨粉,包装后得到该凹凸棒牙粉。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去离子水的质量为凹凸棒土的10-20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离心分离的条件为频率1.2-1.5 KHz,转速600-800 r/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煎煮提取的条件为文火煎煮40-60分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上清液减压浓缩的条件为真空度20-60 pa,温度40-50℃浓缩1-1.5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超细磨粉机磨粉后物料的粒径为25-40μm。
其中,各中草药的药理和功效如下: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肝、脾、肺、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
白术:味苦,性温,归心、脾、胃、三焦四经。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紫珠叶:味苦,涩,性平。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崩漏,皮肤紫癜,外伤出血,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烧伤。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莪术:味苦,性温,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
石斛:味甘,性寒,归胃、肾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0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湿纸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清爽美白补水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