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距离与负载结合的微基站动态休眠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7465.3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4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前斌;何小强;吴攀;尹生华;唐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距离 负载 结合 基站 动态 休眠 方法 系统 | ||
1.基于距离与负载结合的微基站动态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关闭到宏基站距离小于Rth的微基站,其中Rth表示微基站可关断的范围的半径;
步骤2,判断系统总能耗是否下降,且宏基站发射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射功率值;若系统总能耗下降且宏基站发射功率未达到最大发射功率值,则执行步骤3,否则,方法停止。
步骤3,继续关闭剩余的微基站,优先关闭负载小的微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距离与负载结合的微基站动态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01,关闭剩余微基站中负载最小的微基站;
302,判断系统总能耗是否下降,且宏基站发射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射功率值;若系统总能耗下降且宏基站发射功率未达到最大发射功率值,则执行步骤301,否则,方法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距离与负载结合的微基站动态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负载的大小,通过微基站的业务量大小进行判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距离与负载结合的微基站动态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执行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判定系统当前负载是否处于高负载情况,若处于高负载状态,则激活所有基站;否则,执行步骤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距离与负载结合的微基站动态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宏基站的用户密度判断系统当前负载是否处于高负载情况,若用户密度大于等于λth则判定系统当前为高负载情况,若当用户密度小于λth时则判定当前负载为低负载状态,λth为宏基站的用户密度门限值。
6.基于距离与负载结合的微基站动态休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系统及微基站是否满足休眠条件;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微基站是否执行休眠,并发送工作状态指令至微基站;执行模块,用于根据确定模块发送的工作状态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距离与负载结合的微基站动态休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定系统当前负载是否处于高负载情况,若处于高负载状态,则激活所有基站;否则,开始休眠方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距离与负载结合的微基站动态休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二判断单元,关闭到宏基站距离小于Rth的微基站后,通过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系统总能耗是否下降,且宏基站发射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发射功率值,判断是否继续关闭剩余微基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距离与负载结合的微基站动态休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第三判断单元,关闭到宏基站距离大于Rth的剩余微基站的过程中,每关断一个微基站后判断系统总功耗是否下降并且判断宏基站发射功率是否达到其最大值,进而确定是否继续关闭剩余的微基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74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