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天然多功能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4623.X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2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胜威;吴丽芳;王钰婷;蔡冬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40;C05G3/60;C05G5/27;C05F17/20;C12N1/16;C12P1/02;C12R1/7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多功能 叶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富硒天然多功能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富硒菌株选育
将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进行氮离子注入诱变,经过多次诱变筛选,获得耐受高浓度亚硒酸钠的酵母突变菌株C.utilis cas3;
(2)种子培养液制备
将上述产朊假丝酵母突变菌株C.utiliscas3接种在斜面培养基,得到斜面菌株,再将斜面菌株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得到种子培养液;
(3)发酵培养
将种子培养液按体积百分含量8~12%的接种量接种至含有发酵培养基中发酵10~12h至对数生长期,在发酵产物中补加终浓度为150~180mg/L的亚硒酸钠,继续发酵培养20~24h,收集发酵产物;
(4)富硒酵母水解物的获得
将酵母发酵液,离心洗涤后加入混合酶制剂,酶法水解后得到富含有机硒和氨基酸的酵母水解物,水解产物干燥后得到淡黄色固体粉末状制品,水分含量小于10%;
(5)盐肤木提取液制备
取盐肤木叶子、嫩枝和果皮中的一种或多种,干燥后粉碎得到盐肤木细粉;将盐肤木细粉按1g:10~30ml的料液比加入至提取液进行提取,得到盐肤木提取液;
(6)微量元素溶液制备
将硼酸、一水硫酸锌、七水硫酸亚铁、一水硫酸锰按照重量比1~3:2~4:1~2:3~5的比例混合,溶于一千倍质量的水中,搅拌混匀,即制得微量元素溶液;
(7)富硒天然多功能叶面肥制作
将富硒酵母水解物、盐肤木提取液、微量元素液按照重量比1~3:20~30:1~2的比例复配,混合后加热至60~70℃,搅拌至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凹凸棒土继续搅拌至充分溶解后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天然多功能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包括以下步骤:
(11)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采用YEPD培养平板上培养24~30h,挑取单菌落至含YEPD液体培养基的培养瓶中,160~180rpm,震荡培养24~30h,菌液离心洗涤,制成单细胞悬液,使细胞浓度在108~109个/mL;
(12)将菌悬液均匀涂布到无菌培养皿中,风干制成菌膜;
(13)在N+注入机中进行离子注入,能量14~18KeV;
(14)每个菌株做6个梯度剂量,每个剂量两个平板,N+注入剂量分别为2.5×1014、4.5×1014、6.5×1014、8.5×1014、1.5×1015、1.8×1015ion/cm2,并做真空对照平板;
(15)诱变完成后,加入无菌水洗涤菌体制成菌悬液;
(16)将菌悬液稀释104~108倍涂布于含亚硒酸钠的筛选培养基,经过多次诱变筛选,获得耐受高浓度亚硒酸钠的酵母突变菌株,而且其发酵生物量在同等条件下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倍以上,命名为C.utilis cas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天然多功能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斜面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葡萄糖15~20g/L,蛋白胨15~20g/L,酵母膏5~10g/L,亚硒酸钠20~30mg/L,琼脂12~18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天然多功能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种子培养基包括以下组分:麦芽抽提物10~20g/L,蛋白胨10~15g/L,酵母膏5~10g/L,亚硒酸钠30~6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46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