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船的舷侧分段与舭部分段的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2726.2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0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城;邝北贵;邱立飞;徐晓凯;陈明志;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6 | 分类号: | B63B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胡琴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船 分段 部分 组装 方法 | ||
一种油船的舷侧分段与舭部分段的组装方法,通过将左壁墩和右壁墩分别分成两段,且分成的两段分别与对应侧的舭部分段及底部分段一体成型,因此,取消了壁墩作为独立的分段,减少了壁墩与舭部、底部的焊接,减少了大合拢作业的难度,简化了组装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将舷侧分段与舭部分段提前在地面上以外板为基准底面完成组装,大幅降低了原来不组装,只能垂直搭载吊装时的精度控制难度,且舭部分段与舷侧分段在地面上对接,从而可将原来横焊转化成普通的平焊,提高焊接质量,避免使用卡码进行调整对齐,大幅降低返修率,提高了工作效率,省时省力,还大幅节约了制造成本,保证了外板的质量和美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船的舷侧分段与舭部分段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油船在制造过程中,其舷侧分段与舭部分段的组装方法通常是将多个舷侧分段组装成总段后与由舭部分段、底部分段以及壁墩分段组装形成的总段进行吊装搭载,吊装搭载方法主要是将舷侧分段形成的总段竖直吊起,舷侧总段的下口与舭部分段的上口对接后,通过横焊将舷侧总段与舭部分段焊接为一体,如图1所示,由于舷侧总段通过竖直吊起后与舭部分段对接,在吊起对接过程中,因为舷侧总段会产生一定的摇晃,因此,容易导致舷侧总段的下口与舭部分段的上口对接错位的现象,组装的精度控制难度比较大,从而在焊接完成后发现合拢缝错位时,还需要切割开已焊接好的合拢缝,进行重新对齐焊接,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操作难度,耗时耗力;未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在对接合拢缝的地方安装卡码,以借助卡码对对接合拢缝进行调整,使舷侧总段下口与舭部分段上口对齐,然而,焊接完成后还需要将卡码割除,再通过碳刨、打磨等工艺对切割处进行修整,在修整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外板母材受损,一旦发生受损,则需要重复多次补焊,再进行打磨,这就导致外板母材上留下大量的受损印迹,影响船舶的质量及美观;舷侧总段的下口与舭部上口对齐合拢时,合拢缝处于竖直面上,需采用横焊,目前,横焊全自动焊技术不成熟,因此,较多使用二氧化气体保护半自动焊,这对焊工技术要求很高,因此,焊缝处常常不合格,返修率很高,浪费人工及焊材等成本,耗时耗力,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将舷侧与舭部的焊接方式转化成普通的平焊的油船的舷侧分段与舭部分段的组装方法,简化组装工序,提供工作效率,省时省力,保证油船外板的质量及美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油船的舷侧分段与舭部分段的组装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左壁墩分段分成两段,呈方形的一段分段与左底部分段一体成型,其两端与左底部分段的对应端的端面分别上下对齐,呈梯形的一段分段与左舭部分段一体成型,其竖直的一端与左舭部分段的水平端的端面上下对齐;右壁墩分段的设置与左壁墩分段的设置相同;
2)将左槽壁分段分成两段,较窄的一段分段与左舷侧分段一体成型,较窄的一段分段的自由端与左舭部分段的水平端的端面上下对齐;右槽壁分段的设置与左槽壁分段的设置相同;
3)将步骤2)中的左舷侧分段运送至指定场地的地面,使左舷侧分段水平放置,左舷侧分段具有外板的一侧着地,调整好水平度;右舷侧分段的方式同左舷侧分段;
4)将步骤1)中的左舭部分段运送至指定场地的地面,旋转左舭部分段,使其水平端的端面朝上,同时,使其外板侧着地;右舭部分段的方式同左舭部分段;
5)将步骤4)中的已旋转的左舭部分段向步骤3)中的水平放置的左舷侧分段靠拢,使水平放置的左舷侧分段内壁上的槽壁分段的水平自由端与已旋转的左舭部分段上的壁墩分段的水平端面左右平齐,此时,水平放置的左舷侧分段的下口与已旋转的左舭部分段的上口在水平面上对接;右舷侧分段与右舭部分段的对接方式同左舷侧分段与左舭部分段的对接方式;
6)在步骤5)中的左舷侧分段的下口与左舭部分段的上口的对接缝处通过平焊进行焊接,使左舭部分段与左舷侧分段连接为一体,形成左总段;右舷侧分段与右舭部分段的焊接方式同左舷侧分段与左舭部分段的焊接方式,形成右总段;
7)完成舷侧分段与舭部分段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2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压力检测的流体注入装置
- 下一篇:智能植物生长调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