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冷装置缓蚀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2590.5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5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颜梦秋;沙玉英;葛圣才;戴泽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14 | 分类号: | C23F11/14;C23F11/12;F28F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缓蚀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冷装置缓蚀剂,其原料组分包括:氯代物5~15份,有机胺0~15份,多胺0~5份,醇类0~20份和去离子水45~70份,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上述空冷装置缓蚀剂能有效分散粘附在管壁上的硫氢化铵、氯化铵以及硫化亚铁等盐垢,并阻止新的盐垢的形成,防止垢下腐蚀的发生;对H2S—NH3—HCl—H2O型腐蚀同样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有效的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可以减缓高压空冷器结垢的腐蚀;本申请空冷装置缓蚀剂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低毒、无异味,对油品后续加工无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冷装置缓蚀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防腐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成品油标准的逐步提高,各炼厂普遍采用加氢处理来提高油品的质量,然而目前加工的原油逐步向高硫、高酸的趋势发展,使得加氢装置受到加氢反应产物中H2S、NH3和HCI的严重腐蚀,且它们能相互作用发生反应生成硫氢化铵和氯化铵等。硫氢化铵和氯化铵的升华温度比较低,因此流出物在高压空冷器内被冷却的过程中,常在空冷管束和下游设备管道中发生硫氢化铵和氯化铵盐等的沉积、结垢,造成设备管道严重的堵塞和腐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管道堵塞和腐蚀等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冷装置缓蚀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冷装置缓蚀剂,其原料组分包括:氯代物5~15份,有机胺0~15份,多胺0~5份,醇类0~20份和去离子水45~70份,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
上述空冷装置缓蚀剂能有效分散粘附在管壁上的硫氢化铵、氯化铵以及硫化亚铁等盐垢,并阻止新的盐垢的形成,防止垢下腐蚀的发生;对H2S—NH3—HCl—H2O型腐蚀同样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有效的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可以减缓高压空冷器结垢的腐蚀。
上述空冷装置缓蚀剂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好、低毒、无异味,对油品后续加工无副作用。
为了提高缓蚀效率,氯代物为氯辛烷、氯代十二烷、氯代十四烷或氯化苄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进一步提高缓蚀效率,有机胺为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六烷基二甲基叔胺或N,N-二甲基苄胺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进一步提高缓蚀效率,促进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多胺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或五乙烯六胺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进一步提高缓蚀效率,促进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醇类为乙醇、丙醇或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空冷装置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1)将氯代物和有机胺搅拌均匀;
2)将步骤1)所得物料在为25℃~100℃的条件下,反应1~6小时;
3)将步骤2)所得物料冷却至5~30℃,加入多胺、醇类和去离子水,混匀,即得空冷装置缓蚀剂。
以氯化苄与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为例,反应式如下:
本申请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缓蚀效果好,在空冷装置使用初期十天为成膜期(以现场铁离子浓度小于3mg/L为准),成膜期加注量为100PPm;其后为平稳期,注剂量10-20PPm。
本发明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本发明空冷装置缓蚀剂缓蚀效果好,产品性能稳定,适用性强,生产原料易得;生产简便易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2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航空器自锁螺母收口工艺的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磨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