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硫变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2364.7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6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田大勇;赵华博;邓甜音;蒋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887 | 分类号: | B01J23/887;C01B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硫变换催化剂,以该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总重为基准,该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组成含有3~10重量%Co2O3、5~10重量%MoO3、5~15重量%TiO2、40~60重量%Al2O3和15~30重量%MgO;
其特征在于,该耐硫变换催化剂含有钛酸镁物相,所述钛酸镁物相为偏钛酸镁物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硫变换催化剂,其中,所述耐硫变换催化剂的XRD谱图中,在2θ为21°、24°、33°、35°、49°和53.5°处出现钛酸镁的衍射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硫变换催化剂,其中,MgO与TiO2的重量比为(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硫变换催化剂,其中,Al2O3与MgO的重量比为(1.7~2.5):1。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含钴元素化合物、含钼元素化合物、含钛元素化合物、氢氧化镁、氧化铝粘结剂和水进行混捏;
(2)将所述混捏得到的产物进行挤条成型,并进行第一干燥和第一焙烧;
(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在100~150℃下进行水热老化4~12h,再进行第二干燥和第二焙烧,得到耐硫变换催化剂;
其中,氢氧化镁为纳米片状,且平均粒径为100~500nm;
其中,氢氧化镁以MgO计、所述氧化铝粘结剂以Al2O3计、所述含钛元素化合物以TiO2计,所述含钛元素化合物、氢氧化镁和氧化铝粘结剂的投料量满足:MgO的摩尔数大于Al2O3的摩尔数,且不大于Al2O3与TiO2的摩尔数总和。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钴元素化合物选自硝酸钴和/或醋酸钴;所述含钼元素化合物选自四钼酸铵和/或七钼酸铵;所述氧化铝粘结剂选自SB粉、水合氧化铝、铝溶胶、一水软铝石、拟薄水铝石、三水合氧化铝和无定形氢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含钛元素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钛、偏钛酸、异丙醇钛和钛酸四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氧化铝粘结剂为拟薄水铝石;所述含钛元素化合物选自二氧化钛和/或偏钛酸。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氧化铝粘结剂,所述含钴元素化合物的用量为15~50重量份,所述含钼元素化合物的用量为8~17重量份,所述含钛元素化合物的用量为4~21重量份,氢氧化镁的用量为30~60重量份;水的用量为所述含钴元素化合物、含钼元素化合物、含钛元素化合物、氢氧化镁和氧化铝粘结剂的总重的20~60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在100~200℃下进行所述第一干燥10~20h;在400~600℃下进行所述第一焙烧3~8h。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在100~120℃下进行所述第二干燥10~20h;在500~800℃下进行所述第二焙烧3~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23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