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毛叶山桐子叶黄酮及其制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8390.2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2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孔利文;杨志良;赵思源;伍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森迪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61K36/185;A61P35/00;A61K1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2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肿瘤 作用 毛叶山 桐子 黄酮 及其 制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毛叶山桐子叶黄酮及其制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neogrowth),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neoplasm)。一般认为,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即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肿瘤的肉眼观形态肉眼观肿瘤的形态多种多样,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良恶性。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不明显,一般与其来源组织相似。恶性肿瘤常具有明显的异型性。现有技术中肿瘤的治疗尚无确切的手段和药物,且不良反应大。肿瘤病人的生存期短,生活质量低,因病导致家庭负担加重。
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抑制肿瘤的药物,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毛叶山桐子叶黄酮,解决现有技术中肿瘤的治疗尚无确切的手段和药物,且不良反应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毛叶山桐子叶黄酮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毛叶山桐子叶黄酮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毛叶山桐子叶黄酮,由毛叶山桐子叶经碱性稀乙醇提取后,经大孔吸附树脂两次吸附分离而得。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毛叶山桐子叶黄酮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取:取毛叶山桐子叶,加入碱性稀乙醇加热提取,过滤,滤液浓缩;
步骤2:一次吸附分离:将所述滤液加入大孔吸附树脂,室温搅拌吸附,过滤,取吸附后的大孔吸附树脂装柱,依次用水、5-15%乙醇水溶液、25-50%乙醇水溶液、60-75%乙醇水溶液、80-95%乙醇水溶液作为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80-95%乙醇洗脱液;
步骤3:将所述80-95%乙醇洗脱液浓缩,得浓缩洗脱液;
步骤4:二次吸附分离:将所述浓缩洗脱液加入大孔吸附树脂,室温搅拌吸附,过滤,取吸附后的大孔吸附树脂装柱,依次用水、30-50%乙醇水溶液、60-75%乙醇水溶液、80-95%乙醇水溶液作为洗脱液进行洗脱,收集80-95%乙醇洗脱液;
步骤5:将步骤4所得的80-95%乙醇洗脱液浓缩后,低温干燥,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取毛叶山桐子叶,加入所述毛叶山桐子叶3-6倍质量的碱性稀乙醇50-70℃加热提取1-5次,过滤,滤液浓缩。
进一步地,所述碱性稀乙醇为pH值8-14的15-50%乙醇水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大孔吸附树脂的型号为D-101,其用量按每克毛叶山桐子叶计为0.2-0.6g;所述步骤4中的大孔吸附树脂的型号为D-101,其用量按每克毛叶山桐子叶计为0.05-0.1g。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依次用水、10%乙醇水溶液、40%乙醇水溶液、70%乙醇水溶液、90%乙醇水溶液作为洗脱液进行洗脱,每个洗脱液的用量均为其洗脱的大孔吸附树脂柱柱体积的4-8倍,收集90%乙醇洗脱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依次用水、40%乙醇水溶液、60%乙醇水溶液、80%乙醇水溶液作为洗脱液进行洗脱,每个洗脱液的用量均为其洗脱的大孔吸附树脂柱的柱体积的4-8倍,收集80%乙醇洗脱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的低温干燥为冷冻干燥。
本发明所述的毛叶山桐子叶黄酮在制备具有抑制肿瘤作用的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首次从毛叶山桐子叶中分离出具有抑制肿瘤作用的黄酮成分,且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所用试剂对环境友好。
本发明以毛叶山桐子叶为原料,价廉易得。采用碱性稀乙醇提取后,再经大孔吸附树脂两次吸附分离,得到纯度大于90%的黄酮,且收率高。动物试验表明,本发明抑制肿瘤作用确切,不良反应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毛叶山桐子叶黄酮,由毛叶山桐子叶经碱性稀乙醇提取后,经大孔吸附树脂两次吸附分离而得。
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毛叶山桐子叶黄酮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森迪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森迪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8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