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生草耐盐基因HgS2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2908.1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2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化俊;汪军成;姚立蓉;李葆春;孟亚雄;马小乐;任盼荣;司二静;杨轲;邹兰;闫栋;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10;C12N15/82;C12N15/66;A01H5/00;A01H6/2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生草耐盐 基因 hgs2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来源于盐生植物盐生草一个耐盐基因HgS2及其应用。其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新的耐盐基因HgS2及其编码蛋白与其在提高植物耐盐性和培育耐盐新品种(系)中的应用。耐盐基因HgS2包含如SEQ ID NO.1cDNA的核苷酸序列,分子量为678bp,其cDNA编码序列为SEQ ID NO.1中第30至第290位所述的核苷酸序列,分子量为261bp,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由86个氨基酸组成,该基因能够显著提高拟南芥植株的耐盐性。本发明所述的耐盐基因将有助于耐盐作物和植物新品种(系)的培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物工程和转基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盐生植物盐生草耐盐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限制全球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据估计,全世界有3.6亿公顷旱作耕地正在遭受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盐渍化的危害,2.3亿公顷的可灌溉耕地同样受到盐渍化影响。而且,未来几十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致使亚热带地区年降水量逐年下降,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农业灌溉的淡水资源不得不优先供应于人畜饮用和城市用水,迫使灌溉农业必须接受用咸水或盐水灌溉的残酷现实。
提高作物耐盐性是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的关键。这就要求作物育种必须在提高作物耐盐性方面取得突破,而优良耐盐基因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耐盐性育种成败,盐生植物因蕴含更多的耐盐基因和特殊的耐盐机理受到育种家的广泛关注。盐生植物盐生草(Halogeton glomeratus)在我国西北旱区盐渍地广泛分布,对盐渍地适应性极强,是挖掘耐盐基因的优异来源,但关于盐生草中耐盐基因的挖掘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盐生草耐盐基因HgS2,以解决当前优良耐盐基因缺乏的现状。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盐生草耐盐基因HgS2的制备方法,从而能够高效、快捷地获得该基因。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所述的盐生草耐盐基因HgS2在提高植株耐盐性的应用。
本发明依据前期盐生草盐胁迫响应转录组学测序结果(Transcriptomicprofiling of the salt-stress response in the halophyte Halogeton glomeratus[J].BMC genomics,2015,16(1):169),筛选鉴定到盐胁迫诱导表达基因HgS2,进一步以盐生草叶片为材料,分离出HgS2基因,并将该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CAMBIA3300上,而后通过农杆菌浸染法转化拟南芥,连续抗性筛选,获得T2代转基因纯系,经耐盐性验证,HgS2基因能够明显提高拟南芥植株的耐盐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盐生草耐盐基因HgS2,其主要特点在于从盐生草叶片中分离到的HgS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SEQ ID NO.1如下,分子量678bp:
所述的盐生草耐盐基因HgS2,其主要特点在于所述的基因cDNA编码序列为分离到的HgS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中第30至第290位所述的核苷酸序列SEQ ID NO.2如下,分子量为261bp:
所述的盐生草耐盐基因HgS2,所述的基因cDNA编码序列的基因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由86个氨基酸组成:
所述的盐生草耐盐基因HgS2,其特异引物为:
HgS2-F1为5’-AAAAAATGGCACAATTTCAGCTCC-3’,
HgS2-R1为5’-GTAGTAGAAATGCGTTGATGTCCA-3’。
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农业大学,未经甘肃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2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