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麻醉的滴鼻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2858.7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3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徐颖;叶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47/26;A61K47/14;A61K47/02;A61K47/10;A61K31/4174;A61K31/137;A61P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9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4000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麻醉 滴鼻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麻醉的滴鼻液,其特征在于,它是以盐酸右美托咪啶和盐酸氯胺酮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的渗透压调节剂、抑菌剂、抗氧化剂、助溶剂、pH调节剂,经过浓配、稀配、灌装、灭菌、外包步骤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麻醉的滴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氯化钾、葡萄糖、甘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抑菌剂为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丁酯、苯扎氯铵、苯扎溴铵、苯甲酸、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为维生素C、L-甲硫氨酸、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半胱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溶剂为甘油、丙二醇、乙醇、聚乙二醇200中的一种;所述pH调节剂为盐酸、硫酸、磷酸、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麻醉的滴鼻液,其特征在于,它是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辅料:盐酸右美托咪啶1份、盐酸氯胺酮500~1000份、葡萄糖1000~3000份、羟苯乙酯20~80份、硫代硫酸钠200~500份、甘油15~35份、聚乙二醇200 20~60份、碳酸氢钠1~80份、纯化水5000~15000份。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麻醉的滴鼻液,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辅料:盐酸右美托咪啶1份、盐酸氯胺酮600~800份、葡萄糖1800~2300份、羟苯乙酯30~60份、硫代硫酸钠300~400份、甘油20~29份、聚乙二醇200 30~50份、碳酸氢钠22~51份、纯化水9000~12000份;向配料罐中加入1/5处方量的纯化水,加入处方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啶、盐酸氯胺酮、葡萄糖、羟苯乙酯、硫代硫酸钠,设置转速为60~80转/min,搅拌,使溶解得溶液1,备用;另取一个配料罐,像其中加入2/5处方量的纯化水,加入处方量的甘油、聚乙二醇200,设置转速为60~80转/min,温度为40~50℃,搅拌混匀得溶液2,备用;将制得的溶液1和溶液2混和、搅拌混匀得溶液3,备用;向溶液中加入处方量的碳酸氢钠,调节溶液pH为5.5~6.0,随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0.1%~0.3%的活性炭,吸附脱色,用0.45μm的滤膜滤过,收集滤液,加入处方量余下的纯净水,搅拌混匀,超声脱气后经中间品检验合格后上流水线进行灌装,灌装过程需充入纯度99.99%的氮气使得罐内溶液中的含氧量不超过0.01%,经充氮气后封口。
5.一种用于麻醉的滴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如下步骤制得的:
A.浓配:向配料罐中加入1/5处方量的纯化水,加入处方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啶、盐酸氯胺酮、葡萄糖、羟苯乙酯、硫代硫酸钠,设置转速为60~80转/min,搅拌,使溶解得溶液1,备用;另取一个配料罐,像其中加入2/5处方量的纯化水,加入处方量的甘油、聚乙二醇200,设置转速为60~80转/min,温度为40~50℃,搅拌混匀得溶液2,备用;
B.稀配:将步骤1中制得的溶液1和溶液2混和、搅拌混匀得溶液3,备用;向溶液中加入处方量的碳酸氢钠,调节溶液pH为5.5~6.0,随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0.1%~0.3%的活性炭,吸附脱色,用0.45μm的滤膜滤过,收集滤液,加入处方量余下的纯净水,搅拌混匀,超声脱气后经中间品检验合格,即可;
C.灌封:中间体检验合格后上流水线进行灌装,灌装过程需充入纯度99.99%的氮气使得罐内溶液中的含氧量不超过0.01%,经充氮气后封口;
D.灭菌:将灌装好的滴鼻液半成品送入蒸汽灭菌锅灭菌,115℃灭菌32min,灭菌完成,按规定条件检漏;
E.检验:将灭菌后样品检查可见异物,将检验合格的样品进行包装,全检,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28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