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3577.5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5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蔡宝鸣;周伟峰;刘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F9/33;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滕一斌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显示面板的第一面形成与所述显示面板长度相同的材料;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面依次形成触控面板和偏光片,且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突出于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偏光片的侧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平行;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面的一端形成柔性电路板;
对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中的材料进行移除,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之外,且靠近所述柔性电路板;
将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面弯折,使得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三区域平行,所述第三区域位于所述材料的上方,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端连接且靠近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包括光学胶和支撑膜,所述在显示面板的第一面形成与所述显示面板长度相同的材料,包括:
在与所述显示面板长度相同的支撑膜上形成所述光学胶;
对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光学胶进行降粘处理;
将所述支撑膜通过降粘处理后的所述光学胶粘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为压敏胶,所述对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中的材料进行移除,包括:
采用激光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面照射所述第一区域,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光学胶受热而发生断裂降解;
对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支撑膜和光学胶的边界进行切割,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支撑膜和光学胶从所述显示面板上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为紫外固化胶,所述对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中的材料进行移除,包括:
对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支撑膜和光学胶的边界进行切割,使得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支撑膜和光学胶从所述显示面板上脱离;
在所述对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中的材料进行移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紫外光线照射遗留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光学胶,以对遗留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光学胶进行固化。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中的材料进行移除,包括:
对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支撑膜和光学胶进行移除,使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遗留支撑膜和遗留光学胶,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偏光片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遗留支撑膜和所述遗留光学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区域中的材料进行移除,包括:
对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支撑膜和光学胶进行移除,使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间断的第一遗留支撑膜和第二遗留支撑膜,以及间断的第一遗留光学胶和第二遗留光学胶,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偏光片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遗留支撑膜和所述第一遗留光学胶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重合,所述第二遗留支撑膜和所述第二遗留光学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所述将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面弯折,包括:
将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面弯折,使得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形成U型结构,且所述第二遗留支撑膜与所述第一遗留支撑膜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光学胶进行降粘处理,包括:
采用激光烧蚀、化学处理或物理处理的方式,对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光学胶进行降粘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物理处理的方式,对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光学胶进行降粘处理,包括:
向所述第一区域的光学胶喷洒无贴合作用的粉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贴合作用的粉末为纳米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的长度不大于2毫米,所述第一区域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35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的转矩控制装置和转矩控制系统
- 下一篇: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