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拖滞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器及其制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61189.3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莫易敏;姚亮;雷志丹;向科鹏;刘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55/2265 | 分类号: | F16D55/2265;F16D65/16;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郑梦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拖滞 汽车 浮动 制动器 及其 制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拖滞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器及其制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也逐步增加。在石油资源紧张的今天,能源问题成为国家日益关注的重点。节能环保对于汽车的设计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制动器是汽车的传动系统的中的重要部件,在汽车产生制动时,两摩擦片夹紧制动盘,对汽车进行制动。然而在解除制动时,摩擦片不能完全迅速脱离制动盘,在接下来的行驶中,摩擦片依然对制动盘产生较大的拖滞阻力。这样造成了无用的拖滞能量损耗,降低了汽车能量有效使用率,而且也会加剧摩擦片和制动盘的磨损,降低制动器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拖滞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器及其制动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浮钳式制动器在解除后,两摩擦片仍与制动盘接触产生拖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拖滞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器,包括安装支架、浮动钳体、活塞杆、导向销、第一衬片、第二衬片、第一摩擦片以及第二摩擦片,其中,
所述浮动钳体通过导向销可活动安装于安装支架上,所述浮动钳体跨设于制动盘的两侧,所述导向销上套设有弹性件以使浮动钳体相对于安装支架可复位,所述浮动钳体上设有活塞缸以及与该活塞缸连通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所述活塞杆容纳于活塞缸内且相对于其可移动,所述活塞杆包括容纳于活塞缸内的头部以及穿设于浮动钳体上的尾部,所述活塞杆的头部将活塞缸分隔成左侧腔室以及右侧腔室,所述左侧腔室与第一油口连通,右侧腔室与第二油口连通,所述活塞杆尾部的一端容纳于右侧腔室内,活塞杆尾部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衬片,所述第二衬片固定于浮动钳体上且与第一衬片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
优选地,所述低拖滞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器还包括固定于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上的消音片,该消音片固定于第一衬片和第二衬片上远离制动盘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低拖滞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器还包括套于所述活塞杆尾部上的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低拖滞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器还包括用于防止灰尘落入导向销与浮动钳体之间接触面的防护套,该防护套套设于所述导向销上。
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上述的低拖滞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器的制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制动时,通过第一油口向活塞缸内进油,同时以第二油口作为出油口,液压油推动活塞杆移动,进而推动第一衬片和第一摩擦片移动夹紧制动盘,继续进油后,浮动钳体移动,带动第二衬片和第二摩擦片移动从另一侧夹紧制动盘;
在解除制动时,通过第二油口进油,同时以第一油口作为出油口,液压油推动活塞杆作与制动时相反方向的运动,带动第一衬片和第一摩擦片进行复位运动,浮动钳体受到弹性件产生的复位作用力,沿着导向销进行运动以带动第二衬片和第二摩擦片进行复位运动。
本发明提出的低拖滞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器,在解除制动时,第一摩擦片在活塞杆复位带动下进行复位,第二摩擦片通过弹性件复位,两个摩擦片均进行复位以脱离制动盘,减少了拖滞能量损耗,减小摩擦片和制动盘的磨损,增加了制动器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活塞杆的左右截面积不同,因此在油口压力、单位时间流量以及截面积一定时,活塞杆前进时的作用力较大,活塞杆复位时的动作速度更快,从而大大降低了摩擦片产生的拖滞阻力,降低了耗能,解决了制动盘和摩擦片易磨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低拖滞汽车盘式浮动制动器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安装支架,20-浮动钳体,21-活塞缸,22-第一油口,23-第二油口,30-活塞杆,31-密封圈,40-导向销,50-第一衬片,60-第二衬片,70-第一摩擦片,80-第二摩擦片,90-消音片,91-防护套,92-弹性件,93-制动盘。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611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棘轮式双向超越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后驻车制动钳拨片及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