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9829.7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3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余新平;丁阳;韩美英;李爽;徐会杰;戴万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方创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24 | 分类号: | H01L31/0224;H01L31/0463;H01L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光 薄膜 太阳能电池 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透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池组件在垂直方向上从下至上依次为前板透光衬底层(a)、非透明导电金属层(b)、薄膜光电转化层(c)、透明导电氧化物层(d)、封装层(e)和背板透光衬底层(f)。该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利用不同的电池结构制备出半透明的电池组件。透光区域主要是采用在第一道划刻线P1与第二道划刻线P2之间区域进行多次重叠平行划刻实现,这样死区宽度也就包含了透光区域。此种半透光薄膜太阳能电池没有破坏电池本身的结构,能够实现转化效率更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光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半透光组件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透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大多采用前电极及背电极均为透明导电薄膜氧化物,采用绿激光或红外激光进行横向或竖向划刻(即垂直于P1\P2\P3划线方向),去除光电转化层来达到透光目的。所述P1为第一道划刻线,P2为第二道划刻线,P3为第三道划刻线。
传统透光组件横向划刻工艺:初级清洗-透光导电氧化物-第一次划刻线-高级清洗-光电吸收层-第二次划刻线-透明导电氧化物-第三次划刻线-第四次划刻线-后端封装工艺。传统的制造工艺第四次划刻线垂直于前三次划刻线破坏了电池结构,容易在与P1/P2/P3交错的地方形成电池短路,影响组件的光学性能,造成组件转化效率降低。
传统透光组件竖向划刻工艺:初级清洗-透光导电氧化物-第一次划刻线-高级清洗-光电吸收层-第二次划刻线多次重叠划刻形成透光区域-透明导电氧化物-第三次划刻线-后端封装工艺。传统工艺中第二次划刻线形成的透光区域存在两层作为前电极及背电极的透明导电氧化物,不能满足非透明导电金属层作为电极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传统技术问题,即横向划刻工艺破坏电池结构组件效率降低问题及竖向划刻工艺不能满足非透明导电金属层作为电极制造太阳能电池组件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覆盖非透明导电电极的透光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可利用不同的电池结构(薄膜光电转化层)制备出半透明的电池组件;其中透光主要是采用在第一道划刻线P1与第二道划刻线P2之间多次重叠平行划刻去除吸收转化层及第一层非透明导电层来实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其中一件发明即一种透光薄膜太阳能组件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透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在水平方向上包括多个有效区h和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有效区h之间的死区g;该电池组件在垂直方向上从下至上依次为前板透光衬底层a、第一层非透明导电金属层b、薄膜光电转化层c、第二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d、封装层e、和背板透光衬底层f;在第一层非透明导电金属层b上形成第一道划刻线P1、在薄膜光电转化层c上形成有第二道划刻线P2、在第二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d上形成第三道划刻线P3,且第二道划刻线P2位于第一道划刻线P1和第三道划刻线P3之间;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道划刻线P1、第二道划刻线P2和第三道划刻线P3均位于所述死区g区域内,将位于第一道划刻线P1与第二道划刻线P2之间的部分去除薄膜光电转化层c和第一层非透明导电层b得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透光区域,在水平方向上透光区域的总宽度是整个电池组件第一道划刻线P1与第二道划刻线P2之间划刻透光区域宽度之和。
本发明进一步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第二道划刻线P2和第三道划刻线P3之间的间距为60μm-150μm,所述第二道划刻线P2与第一道划刻线P1之间间距为透光区域宽度。
所述封装层e为聚乙烯醇缩丁醛层。
所述薄膜光电转化层c为铜铟镓硒电池层、非晶单层、非晶微晶叠层或其他薄膜形成的光电转化层。
所述前板透光衬底层a和背板透光衬底层f均为钢化玻璃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方创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方创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9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