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7408.0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0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杨致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致俭 |
主分类号: | B25B25/00 | 分类号: | B25B25/00;G10D3/00;G10D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云 |
地址: | 2019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琴 琴弦 蜻蜓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方法,包括步骤一:将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固定在桌面上,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垂直方向延伸有两个钢针固定座,两个钢针固定座之间具有空隙,每个钢针固定座上设有一个钢针,右侧钢针固定座上设有刻度线;步骤二:将琴弦的弦头朝左靠紧两钢针,琴弦的弦头表面包裹棉线,琴弦的余下部分表面包裹尼龙,将尼龙与棉线缠绕交接处对准相应刻度线;步骤三:把左边余下的弦头往外折向右;步骤四:右边的压住弦头从中间方孔穿过,穿过一小段形成个圈;步骤五:再从圈中把余下的琴弦全部拉出,将圈放在两钢针之间收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高打结效率,也提高了打结的标准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古琴上弦,为琴人必备之技能。而琴弦打结为其基础,结之优劣,关乎上琴声音稳定及琴之美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打结、保证音色并且具有美感的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固定在桌面上,所述的古琴琴弦蜻蜓结制作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垂直方向延伸有两个钢针固定座,所述两个钢针固定座之间具有空隙,每个钢针固定座上设有一个钢针,至少一个所述钢针固定座上设有刻度线;
步骤二:将琴弦的弦头朝左靠紧两钢针,所述琴弦的弦头表面包裹棉线,所述琴弦的余下部分表面包裹尼龙,将尼龙与棉线缠绕交接处对准相应刻度线;
步骤三:把左边余下的弦头往外折向右;
步骤四:右边的压住弦头从中间方孔穿过,穿过一小段形成个圈;
步骤五:再从圈中把余下的琴弦全部拉出,将圈放在两钢针之间收紧。
实践中发现,琴弦外部包裹尼龙,具有较好韧性能够提高音色,但是尼龙琴弦的弦头不易打结,棉线包裹的琴弦易于打结,但是不具有较好的音色和手感,采用两端的琴弦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既能保证琴弦弦头易于打结,又不影响弦身整体音感,但在实践中发现棉线和尼龙结合部分会有交界处,不同的人打结习惯不同打结时间不同都会影响对交界处的处理,当琴弦的交界处在打结完成后裸露在弦身上,则会对音质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在打结过程中很早将交界处打入蜻蜓结,则影响蜻蜓结本身的结构,经试验发现,需要将尼龙和琴弦的交界处控制在打好蜻蜓结后结与弦身的交界为佳,因此本发明采用刻度线的方式,在打结前利用刻度线定位尼龙与棉线的交界点,从而保证打出的结将尼龙和棉线交界处控制在蜻蜓结和弦身的交界处。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六:用斜口钳剪去多余弦头。
取出蜻蜓结,将琴弦的弦尾挂在墙上的开口羊眼圈,把绳圈扣住蝇头收紧。用斜口钳剪去多余弦头。
优选的,固定座为直角固定座,固定座的水平表面上设有螺纹孔。
直角固定座具有找准平面的功能,适合于将装置固定在桌角,并通过螺丝或螺栓穿过螺纹孔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好,不易滑动。
优选的,所述的钢针底座为直角座,底座的垂直板与固定座的水平表面联接。
这种结构具有较好稳定性。
优选的,两个钢针底座的水平表面相对处形成V形缺口。
V形口结构方便从后方绕线打结。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板,每个钢针固定在支撑板表面,支撑板固定在钢针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板表面具有水平表面和垂直表面,钢针固定在支撑板水平表面上,支撑板垂直表面与钢针底座的垂直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致俭,未经杨致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7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荷叶茶饮料的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荷叶茶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