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学相移的跨尺度表面形貌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0709.0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6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翟中生;张艳红;吕清花;汪于涛;周立;程壮;王选择;杨练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4 | 分类号: | G01B1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魏波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相移 跨尺度 表面形貌测量 白光光源 测量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形貌 空间光调制器 滤光片旋转盘 带通滤波片 范围要求 方式获取 分光棱镜 干涉图像 光强分布 光强可调 光强可控 相位调制 相位运算 大尺度 单波长 单色光 多波长 滤光片 干涉 波长 逐帧 应用 轮换 衔接 计算机 重复 拓展 优化 | ||
1.一种基于光学相移的跨尺度表面形貌测量方法,应用于基于光学相移的跨尺度表面形貌测量装置中;所述装置包括计算机(1)、光强可控式白光光源(2)、第一透镜(3)、滤光片旋转盘(4)、分光棱镜(5)、第二透镜(6)、第三透镜(8)、CCD相机(9)、空间光调制器SLM(11)、第四透镜(12);
所述计算机(1)控制所述光强可控式白光光源(2)发出的白光经过所述第一透镜(3)和滤光片旋转盘(4)上的滤光片后变为单色光,单色光经过所述分光棱镜(5)后分成两束;一束经过所述第二透镜(6)后射向被测对象(7),另一束经过所述第三透镜(8)、空间光调制器SLM(11)及所述空间光调制器SLM(11)反射后与由被测对象(7)反射回的光进行干涉,干涉图经过所述第四透镜(12)成像到所述CCD相机(9);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机(1)控制输入到空间光调制器SLM(11)中的灰度值;
步骤2:所述计算机(1)控制滤光片旋转盘(4)角度选择不同滤光片,并控制所述光强可控式白光光源(2)光强使得经不同滤光片后的光强保持一致,然后采集干涉图像;
其具体实现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2.1:所述计算机(1)首先选用一种窄带滤光片,所述光强可控式白光光源(2)发出的白光经过所述第一透镜(3)和滤光片旋转盘(4)上的滤光片后变为单色光λ1,单色光λ1经过所述分光棱镜(5)后分成两束;一束经过所述第二透镜(6)后射向被测对象(7),另一束经过所述第三透镜(8)、空间光调制器SLM(11)及所述空间光调制器SLM(11)反射后与由被测对象(7)反射回的光进行干涉,干涉图经过所述第四透镜(12)成像到所述CCD相机(9),获得λ1的干涉图像;
步骤2.2:所述计算机(1)控制滤光片旋转盘(4)选取另一种波长滤光片,得到单色光λ2,再利用上述步骤2.1的原理获得λ2的干涉图像;
步骤2.3:所述计算机(1)控制滤光片旋转盘(4)选取另一种波长滤光片,得到单色光λ3,再利用上述步骤2.1的原理获得λ3的干涉图像;
步骤2.4:所述计算机(1)控制滤光片旋转盘(4)选取另一种波长滤光片,得到单色光λ4,再利用上述步骤2.1的原理获得λ4的干涉图像;
步骤3:采集完四种不同波长(λ1、λ2、λ3、λ4)的干涉图像后,再利用图像处理算法计算出被测对象(7)每点的高度信息,从而得到被测对象的表面形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光调制器SLM(11)为纯相位调制式液晶空间光调制器SLM,配置有由所述计算机(1)控制的空间光调制器SLM的驱动器(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CD相机(9)采集的图像输入所述计算机(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旋转盘(4)上设置有若干滤光片;所述计算机(1)控制滤光片旋转盘(4)角度选择不同滤光片,并控制所述光强可控式白光光源(2)光强使得经不同滤光片后的光强保持一致,采集干涉条纹图像并进行相位求解得到出被测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利用图像处理算法计算出被测对象(7)每点的高度信息,其具体实现过程是:
步骤3.1:利用单色光λi测量,该点的高度h为:
其中,ni为干涉级次,φi为干涉相位,在(-π,π)之间,i=1、2、3、4;
步骤3.2:首先选择波长相差较小的两波长λ1、λ2,保证同一点,两波长具有相同干涉两级,即n1=n2;
此时两种波长下的高度h具有以下关系:
经计算,消除级次n后有
考虑满足相位差φ1-φ2±2π∈(-π,π),因此双波长的测量范围为
步骤3.3:再选另两种波长差梯度变化的两种单色波(λ3、λ4);利用近波长(λ1、λ2)确定大致高度,再用中波长(λ1、λ3)和远波长(λ1、λ4)在小尺度内进一步提高精度;
步骤3.4:最后利用单波长相位计算最后测量结果,最后通过单波长相位计算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07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清洗型水泵
- 下一篇:图像、高分辨率强度光谱与线偏振光谱探测系统与方法